化輸入為輸出評價

化輸入為輸出課程重點筆記

瓦基閱讀與創作的框架技巧


前言:為什麼我會上這堂課?

在我經營部落格的這段日子裡,常常收到網友的提問,說自己不知道該怎麼提升寫文速度和效率,他們所遇到的問題像是:

  • 明明知道光「輸入」不夠,「輸出」才有學習效果,但一直都抽不出時間…
  • 雖然有閱讀習慣,卻不知道怎麼把內容變成輸出的養分…

我以往有關輸出的問題,大多建議去優化流程,但這就比較侷限「已經有輸出習慣」的人。從一些社群或 Dcard、PTT 論壇的討論中,可以發現如果是還沒有開始的新手,他們的門檻反而在於輸入輸出的行動,而這就得從輸入流程開始優化,並減少輸出阻力,先讓整個過程變得容易持續。

但當時市面上還沒有一個比較有系統化的學習內容在講這件事,直到閱讀前哨站站長瓦基的九堂課教你輸出高品質內容這堂課出現,教大家從「輸入」開始優化,打造能「持續輸出」的系統流程。

在瓦基還沒錄製 Podcast 節目前,我就經常逛他的部落格,當然也會很好奇這個系統是如何運作的,畢竟他之前還不是全職的創作者就能夠穩定輸出,這確實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募資期間就購入課程。

而接下來的內容,我主要會介紹講師、做相似課程的對比、重點分享高效輸入與輸出的重點技巧,其中會融合自己的經驗談,最後也會再分享課程的心得評價,以及我認為適合這堂課的對象。

講師瓦基的基本介紹

在全職經營自媒體之前,瓦基是台積電的小主管,因為在工作上遇到問題才開始閱讀,曾在 Meduim 上分享閱讀心得,累積一陣子之後,決定開設自己的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台積電的年薪雖然高,但工作量也不可小覷,何況瓦基還曾經到台南園區支援建設新的廠區,台南新竹兩頭跑,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不得不打造一個高效輸出系統,才能持續在網站上分享閱讀心得。

於 2019 年,他開始經營的「下一本讀什麼」Podcast 說書節目,到目前都還是台灣十大熱門 Podcast 節目之一,常聽說書 Podcast 節目的話,對這個名字應該不會太陌生。

而在 2021 年,瓦基從台積電離職,成為全職創作者,整個心路歷程他也寫了一篇部落格記錄,非常推薦閱讀:瓦基選擇從台積電離職的五個原因

延伸閱讀:有聲書APP推薦:精選說書平台、Podcast、Youtuber

這堂課和其他閱讀課有哪邊不同?

在閱讀領域,我目前上過兩堂課,一堂是閱讀人吳俊德老師的「閱讀人高效課程」,另一堂則是生鮮時書創辦人鮪魚老師的「鮪魚閱讀心法課程」,兩位和瓦基一樣都是台灣知名的閱讀推廣者。

吳俊德老師和鮪魚老師在閱讀法上著墨較多,前者的重點在「學習策略」,後者的重點在「閱讀提煉」,瓦基則更強調要「利用閱讀輸入打造一個可持續的輸出系統」,達成最大的學習效果。

名稱講師特色心得
高效閱讀、有效輸出:和閱讀人學習實踐知識的技術閱讀人社群經營者吳俊德學習策略/知識變現心得文
將知識提煉成觀點:鮪魚的獨門閱讀心法!生鮮時書創辦人鮪魚閱讀方法/提煉觀點心得文
【化輸入為輸出】九堂課教你輸出高品質內容閱讀前哨站站長瓦基輸出系統化/多平台應用

瓦基課程的內容大致分為「輸入」和「輸出」兩個部分,以下是課程綱要:

  • Ch1:課程介紹與強調輸出的重要性
  • Ch2~6 (輸入):精準閱讀的方法/捕捉筆記/提煉觀點/組織筆記
  • Ch7~8 (輸出):5種輸出框架/內容模組化/優化文章內容
  • Ch9~10:範例/重點回顧/作業說明
  • Ch11~12:輸出時間規劃/5本書導讀
  • 5 場線上講座分享(精準閱讀/卡片盒筆記/課程Q&A小百科)

因此,從這堂課中,你可以學到:

  • 精準閱讀書籍和數位資訊的方法。
  • 用數位工具架構個人知識庫。
  • 利用零碎時間加深記憶、提升學習成效並提煉出個人觀點的筆記法。
  • 適用於多平台的輸出框架與內容模組化的方法。
瓦基「化輸入為輸出」課程重點筆記 (含我的創作實例) 1

課程重點一:如何高效輸入?

課程第二章到第六章講的都是「輸入」,幾乎占了整體流程的70%,瓦基認為輸入對後續的輸出影響很大,很多地方無法省略,需要一點一滴的累積。

剛開始執行的時候,因為閱讀速度不高,要保持耐心。不過,只要提升了閱讀速度,逐步建立個人知識庫,整體的速度就能漸漸轉快,後文也會介紹關於如何安排輸入和輸出時間的建議。

精準閱讀的技巧

我們吸收知識,主要倚靠「書籍」和「數位資訊」等兩種來源:

  • 書籍:包含紙本、電子和聲音。
  • 數位資訊:包括文字、音頻和影音。

如果你有上過其他高效閱讀課程的話,就會知道不管是哪種類型的閱讀,都不需要從頭看到尾。但相較於其他課程,瓦基的閱讀法只有一種,就是先看頭尾,只是根據吸收的類別,在細節上有些不同。

瓦基介紹了紙本書、電子書、有聲書、數位文章及數位影音的精準閱讀法,根據我自己平時輸入的習慣,以下主要介紹「紙本書、電子書、數位文章」的輸入技巧。

延伸閱讀:優質網路書店推薦,線上買書網站不只博客來

紙本書&電子書

電子書和紙本書的不同處在於紙本書方便快速翻動,而電子書必須藉由點選的方式進入各章節,但閱讀的順序大致相同,只在小細節上有點差異。

精準閱讀的 5 個步驟:

1. 瀏覽書籍與作者的文案介紹:

  • 紙本書:從書封文案和折頁的作者介紹開始看起,這個步驟是為了大致了解本書的主要內容,如果對作者很熟悉,可以跳過作者介紹。
  • 電子書:在網路書城先瀏覽一遍關於書籍和作者的介紹。

2. 瀏覽目錄頁:

細讀目錄頁上提供的所有章節名稱,了解這本書的脈絡、架構及大概內容,蓋上書,回想有哪些重點是自己感興趣的。這個步驟是預設自己在讀完書後可能會得到什麼東西。

3. 看開頭和結尾:

閱讀開頭的作者序和結尾等兩個章節,瓦基的習慣是開頭至少會看三遍。

  • 作者自序通常寫明為什麼他要寫這本書,及這本書要解決什麼問題。
  • 最後一章則是會彙整書中精華,並且著重在問題解決的解方和個人感想。

看完作者自序後,跳到最後一章看完,再合上書,回想一下作者說了什麼,到這個階段,整本書的內容就差不多掌握了50%的輪廓。

4. 快速掃描標題:

第一遍看書,用 10~15 分鐘掃過所有大標題、子標題和粗體字,了解每章的重點是什麼,如果每章結尾有小結也要讀。完成這個步驟後,就能了解作者想表達的概念,也知道可以跳過或細讀哪些內容。

5. 先從感興趣的章節開始讀,如果沒有特別感興趣的部分,就從第一章開始讀。

精準閱讀

使用以上的方法,有下列 3 點注意事項:

  • 瀏覽作者的學經歷、出身背景和專業能力,是為了理解對方是否有說服力來提供這本書的內容,在不熟悉作者的情況下,可以幫你看作者序之前有一個大概的印象。
  • 讀的時候不要花時間做筆記,有卡卡的地方就先放棄,盡量順順地讀下去。若有感興趣或疑惑的地方,紙本書用便利貼做個記號,而電子書就用螢光筆功能註記,若後面的段落解決了前面看不懂的部分,再移除註記或便利貼。
  • 如果紙本書是橫式排版,建議可以設定便利貼的記錄位置,比如把左邊設定成最上面的段落,中間則是中間的段落,右邊則是最下面的段落等等,便利貼貼在書籍的上方會比較方便收納。

延伸閱讀:如何選擇一本好書?5個層面找到適合自己的書

數位文章

網路上的資訊非常多,在網路上進行數位閱讀,一定要有強烈的目的性,否則你會發現,摸了一個早上,什麼都沒查到,就差不多要吃午餐了。不管是在查資料,還是讀追蹤的作者所寫的文章,都盡量專注在原本的目的或想解決的問題上。

瓦基在閱讀數位文章時的方法,跟書籍順序差不多:

  1. 頭尾:看開頭和結尾的段落,掌握這篇文章的脈絡與價值所在,如果能為自己解決問題或帶來價值,才接著看大綱。
  2. 目錄:了解這篇文章的走向,找出是哪個部分要先看、哪個部分可以跳過。
  3. 內文:直接點選要看的段落,或是按順序看完。

依照過往長期閱讀數位文章的經驗,我蠻認同瓦基的方法,平時光是先閱讀開頭及結尾,就差不多可以抓住這篇文章五成的意思,再加上查看目錄,基本上七八成就能知道這篇文章是不是自己需要的。

目錄的部分我想補充,我在閱讀時還會分成三類:

  • 部落格文章:我會優先閱讀,因為現在的部落格大多都會放目錄,查找資訊很方便。
  • 新聞媒體:新聞媒體我為其次閱讀,因為通常報導的篇幅都較短,就不會放置目錄。
  • 雜誌專欄:雜誌專欄我會放最後,因為它篇幅很長,往往又不會有目錄,需要時間。

不過無論在閱讀哪種類型的內容,我都還是會圍繞在自己當下的問題上,不太會因為看到覺得重要的文章,就保存下來。因為我知道自己的性格,是有需要的時候再找,現在存下來的資訊大機率不會再去看,那還不如就不特別保存,同時也省去資料整理的時間。

延伸閱讀:如何快速學習一門知識?我的五階段「用以致學」學習法

2種建立筆記的方法

閱讀時盡量不中斷,等到比較有空閒的時候,才回顧自己之前做註記的地方,一一寫下自己的想法。課程中介紹用來回顧內容的筆記法有 3 種,這邊介紹其中兩種我自己有在用的。

1. 節錄評論法

顧名思義,這個筆記法是節錄內文,再寫下自己的評論,是瓦基最常用的筆記法,無論書籍還是影音,重點比較多的內容都適用,具體作法如下:

  1. 節錄印象深刻的段落和句子,如:
    • 強化了某些既有知識(特別認同)
    • 挑戰某些既有知識(不認同)
    • 令自己疑惑不解的內容
  2. 把針對節錄內容所產生的想法和問題記錄下來。
節錄評論法

瓦基自己的作法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比如哪些地方有意思?回想起什麼事情?為什麼寫那段話?或是引發的其他想法等等,不管是什麼,先一口氣寫下來,等進到整理階段時,才會把這些筆記做排列組合,變成一個有脈絡的論述。

所以,在節錄階段是先求靈感、想法,而非脈絡

使用這個方式時,有 4 點需要注意:

  • 用自己的話寫下看法。
  • 最好跟自己的經驗產生連結。
  • 尤其要針對令你印象深刻的或感到困惑的字句做延伸閱讀。
  • 從無法理解的部分發現自己的不足,再後續做補強。

這邊以《反時間管理》為例,第 56 頁提到:

在傳統的時間管理下,個人的生產力對於職場的生產力是有害的。因為這意味著在時間管理下,如果你創造出更多可以使用的時間,就會有更多工作要完成 …… 所以,生產力 (效率) 與生產量 (價值轉換),不一定相等。

對這個內容,我寫下的想法是:「與其去規劃自己的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不如規劃產出的價值,只有產值才能對人生產生意義。」

要特別注意的是,因為有些作者會用很多篇幅來說明一個概念,所以節錄的內容也不一定要是完整的段落,可以是 A 段的某幾句和 B 段的某幾句,就像:「生產力 (效率) 與生產量 (價值轉換),不一定相等。」跟「在傳統的時間管理下,個人的生產力對於職場的生產力是有害的。」就不是同一段。

2. 一問一答法

這個方法最常用在小說和傳記體的書籍,因為這類內容比較沒有清楚的脈絡。

在使用時,想像自己正和別人聊天,且對方是完全不懂這個內容的人,你必須提前設計好這類情境會被問到的問題模板,及如何使用連小孩都能聽懂的方式回答 ── 按照費曼學習法的原則,如果你的回答連小孩都能聽懂,才表示你內化了這本書的知識。

課程中,瓦基提供了他常用的問句模板:

  • 為什麼我想讀這本書?
  • 用一句話說明這本書在談什麼?(如果只能談一個重點,會是哪個重點?)
  • 這本書最重要的三件事?
  • 哪些案例和故事讓我印象深刻?
  • 這本書對我會帶來什麼改變?
  • 我推薦這本書嗎?推薦給誰?(會不會推薦給有相同問題的親友)
一問一答法

這個方式可以用來釐清自己的思緒,找出癥結點,並刺激更多想法,連結到更多內容,這樣也相當於在提取自己的記憶,加深學習效能。

這邊以《飛輪效應》為例:

Q:為什麼我想讀這本書?
A:因為我想從這本書中學習讓一人公司能夠持續運轉成長的模式。

Q:用一句話說明這本書在談什麼?(如果只能談一個重點,會是哪個重點?)
A:透過 4 到 6 個能產生因果的環節,建構持續循環的飛輪模型。

Q:這本書最重要的三件事?
A1:飛輪必須互為因果,也就是上一個步驟一定要能產生下一個步驟的結果。
A2:以不超過六項為原則。
A3:先測試再調整,直到確認整個飛輪能自動運轉。

Q:哪些案例和故事讓我印象深刻?
A:AMAZON 的飛輪是「多樣且價格低廉的商品選擇及良好的送貨體驗」→「吸引巨大的流量」→「吸引更多用戶使用和更多賣家進駐」→「賣家更容易與供應商議價」→「商品售價更低」→回過頭來擴大「多樣且價格低廉的商品及良好的送貨體驗」的基礎條件。

Q:這本書對我會帶來什麼改變?
A:我的一人公司是以「飛輪模型」為基礎在運轉的。

Q:我推薦這本書嗎?推薦給誰?
A:我會推薦給有心想成為創作者或成立一人公司的人。

這個模板很好用,但也要提醒,這個模板是根據瓦基的輸出目標而定,你還是要根據自己的輸出目標來制定個人的問題模板。像是我在寫課程心得文時,會使用的問題模板:

  • 我為什麼想上這堂課?(或這堂課解決我的什麼問題)
  • 這堂課最重要的內容有哪些?
  • 這堂課和同領域的課相比,有什麼不同的地方(或特色)?
  • 我上完課有什麼感覺?對我的幫助是什麼?
  • 我想推薦這堂課給哪些人?

有了這樣的模板,在撰寫差不多文體的文章時,就會變得很快速,也比較有結構。

2種組織筆記的方法

不管你使用哪一種筆記法產出筆記,都可以把不同的筆記內容視做一塊塊積木,比如一本書做了 20 則筆記,那就是有 20 塊積木。在這個階段,就要想辦法把這些積木排列組合成你要的,也就是組織和連結這些筆記,為輸出做最後的準備。

1. 聯想法

這個方法是要讓你在腦中深度挖掘,提取相關記憶,找出重點之間的連結,具體作法如下:

  • 找出相同處:這個主題有哪些人或書也談過?
  • 找出差異處:這個主題跟以前看過的書或已知的看法有哪些不同之處?
  • 找出應用處:這個主題可以在哪裡派上用場?

以《反時間管理》為例,這是一本談述「規劃理想生活,而非提高生產效率」的商管書:

  • 同主題的書:《人生四千個禮拜》談的是「與其管理時間,不如接受人生是有限的這件事,捨棄不必要的,擁抱真正想要的」,核心精神與這本書類似。
  • 看法有差異的書:所有教人做時間管理的書。
  • 如何應用:確認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型態,外包自己不想做或不擅長的,用創意結合所有資源來完成優先專案。

2. 心智圖法

心智圖的發明人叫做湯尼‧布贊 (Tony Buzan),他在 1970 年代發明了心智圖 (Mind Mapping),這是一種利用樹狀連結各種資訊的圖像工具,方便用來整理思緒、創意發想、聚焦思考和找出盲點。

如果是手寫的話,只需要一張橫放的 A4 空白紙和一支筆,但要是你比較習慣使用數位工具的話,有 XmindCanvaMindmeisterMiroGitMind 等線上軟體可以選擇。

在遇到比較複雜的問題時,我也會使用心智圖來釐清思緒,比如:我的網站改版利用心智圖來和設計師進行溝通;我在做課程教學時,大綱都是利用心智圖產出。

一般的心智圖步驟為:

  1. 在正中央寫下書名。
  2. 寫下核心重點,以此拉出主要的大分支。如果是剛開始運用心智圖的人,用書中章名來做主要分支,盡量不要超過 10 個,等比較熟練了,再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排列和命名主要分支。
  3. 在主要分支下,列出該分支下的子分支,還不熟練的話,先列上每章的大標題。

實際做法可以參考我為這堂課繪製的心智圖 (使用 GitMind),以章節作為主要分支 (可點擊放大):

化輸入為輸出課程內容心智圖

心智圖非常適合用來分析一本書的架構,但如果你沒有要說書或在讀書會上帶領別人了解這本書的需求,只是單純分享所學的話,瓦基建議只要整理印象深刻的地方就好。

延伸閱讀:
1. 10款心智圖軟體推薦,優缺點與方案費用完整分析
2. GitMind教學與實際應用分享,功能一流的線上心智圖工具
3. Xmind教學與實用情境分享,提升工作效率的心智圖工具
4. MindMeister教學指南:完整功能介紹與價格方案分析
5. Coggle教學與實際評測,可線上協作的免費心智圖工具

課程重點二:如何高效輸出?

以課程內容來說,光是打造「輸入」流程就佔去整體流程的七成,瓦基認為,平時的累積是無法省略或一步登天的,需要紮穩地基才能蓋上高樓。

不過,我認為如果你先開始動手解決生活中的難題,從做中學,分享經驗,一樣也可以慢慢累積,紮穩地基,這是我「用以致學」的學習方式

而完成「輸入」的流程後,就要準備開始「輸出」,瓦基的做法是建立並應用輸出的框架、把內容模組化,以便分享到多個平台,並適當安排作息,確保流程順利進行。

以下,我會依照自己的理解來重點分享「輸出框架」和「內容模組化的技巧」。

3種輸出框架

所謂的「框架」,有點像是「模板」或「格式」,只不過框架會更強調內容的骨架,是組成一篇內容的核心元素,就像一棟大樓無論外觀如何,都會需要有完整的鋼筋結構。

在課程中,瓦基一共介紹了 5 種框架,分別是萬能框架、清單框架、黃金圈框架、實踐框架和故事框架,通常會合併兩種以上使用,並且分為兩種目的:

  • 幫自己加深理解:萬能框架、黃金圈框架、實踐框架。
  • 幫別人認識新知識:清單框架、故事框架。

以下介紹 3 種我覺得在數位文章中最常見的框架,了解這些後,都可以再自由變化。就像瓦基說的:「學框架是為了跳脫框架,懂得怎麼組合與應用,最後才會變成自己的東西。」

1. 萬能框架

這個框架的架構可以用在大部分主題的輸出上,分為:

  • 觀點:開頭就說明你的主題是什麼,可以是主觀的論點或是客觀的事實。
  • 案例:接著引用自己的或別人的故事、歷史或研究數據,用來輔助上述的觀點。
  • 總結:最後用一句話、一個段落,對讀者再強調一次核心觀點。
萬能框架

這邊直接用我曾寫過的一篇短貼文《什麼是專業?我在環島途中獲得的啟發》為例。

  • 觀點:開頭就說明我認為「專業是一種態度」。
  • 案例:我在環島途中的真實經歷。
  • 總結:呼應開頭,加深觀點,並期許自己在創作上展現專業態度的未來展望。

不只是文章,影片和音頻腳本、圖文製作都可以用這個邏輯下去做,尤其是短內容,但如果要做更需要說服力的主題,就得合併清單框架或黃金圈框架來用。

2. 清單框架

清單框架就是列點,你在網路上看到的「X 種方式教你 ○○○」、「X 點你應該做的 ○○○」或「X 個最常見的 ○○○」等等文章標題,代表內文都屬於這一類型。通常用於資訊型的主題,而如果與其他框架合併,也能夠加強說服力和資訊的豐富度。

清單框架

單純列點的清單框架類文章,比如:12個配色網站推薦,色盤工具幫你訂定品牌主視覺

  • 開頭:說明配色對網站的重要性與 12 個網站的比較表格。
  • 清單:分別介紹 12 個網站的優缺點、費用與使用教學。
  • 結尾:對不同類型的讀者建議適用的配色網站。

清單框架其實很好用,尤其是在寫工具類型的文章時,就去思考讀者可能會在意哪些點,並以清單方式都先列出來,如優缺點、使用情境、常見問題、相關工具等等;而若用在閱讀心得上也行,像瓦基就推薦想不到要寫什麼時,可以寫「這本書最重要的三件事」。

不過要提醒你的是,一篇完整的內容不太可能只有清單,無論是什麼主題的文章、影片還是圖文,通常還是會有開頭,中間套清單框架,最後再一個結尾,會讓結構看起來比較完整。

3. 實踐框架

「實踐」是指去分享自己克服困境、解決問題等等的經驗談,讀者只要遇到跟你一樣的困難,就會很有共鳴,通常也是極受歡迎的主題。在經營自媒體和個人品牌方面,算是吸引粉絲常用的做法。

以分享閱讀心得的內容來說,具體架構如下:

  • 說明困境:為什麼想讀這本書?遭遇什麼困難?
  • 展示所學 (可套用清單框架):這本書的重點是什麼?你學到什麼?
  • 實踐成果:實踐之後有什麼心得?有什麼改變或差異?
  • 總結蛻變:蛻變之後的你獲得什麼啟發?未來有什麼展望?
實踐框架

其實,所有的心得、體驗、開箱主題都可以套用「實踐框架」來做,但最吸引人的主題應該是解決問題和困境,因為會帶有能讓讀者帶入角色的故事性,又有解決方案可以參考,相對來說更加實用。

我覺得這個框架,可以參考《Notion實戰課程評價,課後心得與專案實作分享》的架構:

  • 說明遇到的情況:我為什麼知道這堂課?我為什麼想上這堂課(想解決的問題)?
  • 展示所學:分享課程內容與心得(清單)。
  • 實踐成果:列點分享我的兩個實作成果與連結(清單)。
  • 總結蛻變:細數我兩個月後的兩部分轉變與展望(清單)。
  • 補充說明:真實評價和常見問題(清單)。
  • 文章結論:扣回體驗的主題,做出推薦與否的總結。

這篇文章的核心邏輯與課程中的「實踐框架」是一樣的,順序都是從「為什麼/解決問題」為開端,接著「介紹學到的內容」,分享「學習的成果」,最後講述「自己有什麼轉變」。

至於後續的「評價、常見問題、總結」是我認為應該要做的補充,畢竟這主要是一篇心得文,我想要讓在考量要不要購買的人有更完整的資訊參考,所以會另外考量資訊完整度和是否推薦的結論。

不過,若你只是分享所學,文章比較沒有明確的目的性,用「自我轉變」加上「未來展望」做為結論,也是沒有問題的,文章的內容本身就不應該有個絕對的定論。

內容模組化的技巧

對於工作忙碌的人來說,這是輸出的關鍵環節,畢竟花了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做「輸入」,好不容易「輸出」,當然希望可以把內容應用在不同平台上。

課程中所謂的「內容模組化」,有點像自媒體經營所說的「內容再製」,就是把同一個內容發成文章、圖文、影片和電子報等不同形式,但是在一開始設計內容時拆得更細,做成一個個小單位,類似一塊塊積木,在輸出時就能再照不同形式重新排列組合。

若有看過瓦基的書《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就會知道他的主要理念是「減少閱讀吸收的阻力」,所以他的做法是:

  • 在內文中設計 3 到 4 個清單式小段落,方便拆開來做短圖文。
  • 利用空檔時間一口氣做完需要發布的份量。
  • 在 Instagram、Facebook 和 LinkedIn 上用自動排程軟體自動發布。

不過,他現在做法有改,主要是以一張圖分享金句和平常收集的小筆記,用這樣的方式來減少讀者吸收的阻力,也減少他分享的阻力。但內容要放什麼,也是經過不斷測試才確定下來的。

所以,要把內容應用在多個平台,還是要先做測試,除了從測試中找到各平台上最適合的作法,也是幫助自己漸漸理解自己擅長的平台,並選擇要將心力放在哪幾個。

像是我自己沒有經營圖文帳號,而是以部落格及電子報為內容產出核心處,再將內容再製或分享到 Facebook社團LINE社群,因為我知道如果要另外經營 IG,就需要額外耗費時間製作圖片,加上評估 IG 比較不會有我的受眾,所以就選擇暫時不經營,把專注力放回其他幾個平台上。

PS. 如果你對於我的部落格文章產出流程有興趣,可以閱讀我的高效寫文技巧;而如果你也想要經營部落格的話,可以參考我整理的部落格經營指南

實際運用:對一篇文章評論並輸出心得

為了讓你更好理解該如何捕捉筆記和提煉觀點,我使用「節錄評論法」和「萬能框架」對《如何快速學習一門知識?我的五階段「用以致學」學習法》這篇文章做出二次評論,步驟是:

  1. 使用「節錄評論法」,截下有感的重點,寫下自己的評論。
  2. 使用「萬能框架」的觀點、案例、總結架構來產出一篇短心得。

(若篇幅太長,可自行收合)

課程所教的輸出框架真的不難,如果你對於製作長內容感到不知所措,那就參考這個短文範例,先從短內容直接開始練習做;而如果輸入來源比較複雜,例如一本書或一門課程,那就用心智圖把架構拉出來,再挑選自己覺得比較重要的三個部分做分享 (參考清單框架的段落)。

結論:先確認自己的輸出目標

「輸入」不限於閱讀,也可以是文章、影片和音頻,還有系統化學習的課程和書籍,無論是哪種方式,在輸出上我還是比較建議先找到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先有一個需求)。

當有了自己的目標後,再透過瓦基這堂課中教的許多技巧,減少輸出的阻力。

總而言之,我認為這堂課適合的對象有:

  • 想打造輸入輸出學習系統的人。
  • 想知道該怎麼處理學習筆記、管理知識的人。
  • 有熱情想學習但不知道從何開始的人。
  • 想輸出分享但不知道該怎麼做的人。

但老實說,我覺得大多數人不是真的不會做,而是怕失敗或怕丟臉,可是實作、分享和教別人才是最有效的,畢竟我們學習不是為了蒐集知識,而是對自己產生真正的價值,不是嗎?

希望這樣的分享可以幫你更理解這堂課的重點,也幫你邁出學習成長的第一步。

瓦基「化輸入為輸出」課程重點筆記 (含我的創作實例) 2

其他你可能會好奇的問題

閱讀時間很零碎怎麼辦?

我閱讀的時間也蠻零碎的,好不容易抓到一點時間閱讀,可能讀沒幾段就要收起來了,所以會利用便利貼或數位工具紀錄目前的狀態,下面是我的做法:

➊ 瀏覽完文案、作者介紹和目錄後,如果閱讀時間結束,就在便利貼上寫下感興趣的內容、疑問和預設想法,貼在書封或記錄在平時做筆記的數位軟體上。
➋ 接續上次留下的紀錄,翻開開頭和結尾的章節,再掃一下目錄頁,如果沒時間再繼續閱讀,在使用的工具上紀錄:
• 這本書的核心觀點。
• 跟上次預設的想法還是一樣嗎?
• 接下來主要想了解的內容是什麼?
➌ 接續上次留下的紀錄,瀏覽所有的標題與子標題,記錄下優先看的章數和需跳過的章數。
➍ 先跳著看,有完整時間才從頭看到尾。

在什麼情境下使用哪一種筆記法?

沒有一定的規則,哪種適用就用哪種,不過我自己比較常用瓦基介紹的「自由回想法」,這個方法很適合我這種喜歡用文字思考的人。

我打字和手寫都很慢,有沒有加快筆記速度的方法?

1. 課程建議使用手機的「語音轉文字」功能,點開你常用的記錄軟體,用唸的。
2. 我有時會拍照截圖做紀錄,而且 LINE 和 GOOGLE 都有圖片轉文字的功能。

如果不會用Notion,上這堂課可以學會怎麼用嗎?

這堂課會利用到 Notion 的地方,主要是在「輸入流程」中的個人知識庫整理,只佔了輸入的一部份,不過課程有提供相關的模板,Notion 的特色是可以複製別人的模板來用,所以你就算不會,直接複製就可以用。

但如果你是想要完整的學會 Notion,推薦另一堂課「Notion實戰課程」,會比較能系統地學到完整的 Notion 使用方式,也能打造出屬於自己的一套輸入與輸出的資料庫系統。

「輸出」就是寫作嗎?瓦基的課算寫作課程嗎?

輸出可以是文字、圖文、影片、音頻等各種形式,所以這堂課的輸出框架並不限於寫作,主要是教你閱讀各種資訊來輸入,並打造一個利用忙碌日程仍可輸入同時也輸出的系統。

但寫作確實是比較好入門的經營方式,你如果對寫作也有興趣,可以參考這篇寫作課程的分享文章:線上寫作課程推薦,讓你的文字發揮最大效益

線上課程/平台相關優惠資訊

線上課程/數位學習相關文章

【手機版 表格資訊在下方】

[en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文章目錄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