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丙成簡報課

葉丙成簡報課程重點筆記

教科書級口語表達技巧教學


前言:為什麼我會上這堂課?

雖然我主業是文字工作,但隨經驗累積,越來越常有人邀我去講座或演講,上 Podcast 節目等;同時現在也有了自己的團隊需要溝通,為了有效地傳達個人想法,就上了許多堂有關「表達」的課程

至於這篇要介紹的「掌握口語表達與舞台魅力:葉丙成的簡報必修課」,則是把重點放在需要用到「簡報」的各種場合,如期末報告、專題報告、募資報告、提案報告、教學等等。

從簡報策略開始講起,接著談如何打動聽眾、增加說話魅力、練習的方法、展現個人價值,到成為專業講者的心得分享,以一堂線上課程來說,算是非常完整且全面了。

我整理了這堂課的學習脈絡,大致如下:

  • 第一章:簡報的概念與成功要素
  • 第二章:簡報的策略(前置作業):關鍵四問 3W1H
  • 第三章:簡報的架構設計:PBP 思維法、三大架構、4 種主體結構與範例
  • 第四章:簡報的表達:打動聽眾的 5 個方法、說故事手法、肢體語言與工具
  • 第五章:成為專業簡報者的 5 個心得分享
  • 第六章:剖析 6 個大師級簡報案例
  • 第七章:介紹 3 個實體簡報課的遊戲(適用於教學者)

整堂課程我都有上完,但對我來說最適用的內容是在前四章,這幾個章節我反覆觀看了幾次,並記錄下我學習到的重點,會在接下來這篇文章和你分享,最後也會與你說說我實際完課的心得。

講師介紹:葉丙成是誰?

葉丙成,知名於教育圈,因為他是台灣早期推動「閱讀素養」教育的推手之一,原本在台大電機系教課,後來成為台大第一個出來創業的教授,創辦線上遊戲的學習平台「PaGamO」,並擊敗 400 個國家,得到華頓商學院的世界教育創新大獎

除了原本的專業外,葉教授還在台大教授了 13 年的簡報課,他熱衷於讓學生用體驗的方式學習,不僅期末報告讓隔壁小學的小學生來打分數,還會設計實體活動,讓學習簡報變得更有趣。

由於這堂課的前身是高互動性的線下課程,為了把內容成功轉換成線上課程,知識衛星還開發了一套線上教具,讓學員得以上傳作業,隨機配對並相互評分,現在已有 17000 名學員上過這堂課。

此外,平台會每半年舉辦一次「線上互動工作坊」,來補強線上課程互動不足的問題。

課程重點一:用3W1H擬定簡報策略

在上這堂課以前,我原先做簡報時只要弄清楚「目的」、「對象」和「時間」就可以抓個大概,不過這還不能算是「簡報策略」。

葉教授認為在擬定策略時,最重要的是弄清楚你的簡報想說服人採取什麼行動,再透過下列幾個問題,一步步的探索與規劃,實現自己的最終目標。

Why me ?

在制定簡報策略的最一開始,先自問:「為什麼這次的簡報是由我來說?」當然,或許是一些不得不的原因,比如被主管指派、你是負責人、期末作業要報告之類的,但這裡要你思考的是「個人價值」是什麼,可以先想想下面 3 個問題:

  • 為什麼會是由我來講?
  • 為什麼他們會需要我?
  • 我能給他們什麼價值?
why me

老闆派你去做簡報的理由可能未必很深刻,但你自己要挖出很深刻的理由。如果只是因為被公司指派,那就表示換一個人也可以,除非真的有「非你不可」的理由。

如果真的挖掘不出任何可以提供給聽眾的價值,也不知道自己可以提供什麼樣的價值,那就得想辦法豐富自己,變成一個更能提供價值的人,不論是持續買書課程來學習、從經驗中覆盤、寫部落格分享內容、教導別人、還是請教更有經驗的人等等,都是學習方法

葉教授認為,「why me?」是一個永遠不能逃避的問題,不管以後面對人生什麼樣的挑戰或關卡,都要自問這個問題。畢竟,如果你連自己都不相信,別人又怎麼會被你打動?

Who are they ?

接下來,你需要「對簡報對象蒐集完整的情資」。

你可能是在大會議廳裡對著一百多人演講,也可能只是在一個小會議室對著兩三個重要人物報告,但不管是什麼場合,先弄清楚這些人來聽你簡報的理由是什麼,才有辦法在製作內容時對症下藥。

針對聽眾,你需要思考 4 個問題:

  • 他們為何而來?是自願的、被逼的,還是有需求的?
  • 他們當下的心理狀態?是不爽的、找碴的、求知的,還是快樂的?
  • 他們懂什麼?專業知識到哪?要怎麼講才會懂?
  • 他們要什麼?在乎什麼?是增加營收、降低成本,或是其他好處?
who are they

我們不一定有時間對聽者做訪談,但可以從網路、親友和詢問條件類似的對象,盡量蒐集相關的情資,去揣摩他們可能會需要什麼。若是要對老闆、主管做簡報,還能去詢問有類似經歷的同事。

我的個人經驗中,每次接到演講邀約時,第一件事情也都會先確認聽講的人是誰,而且都會跟主辦方講得很明確,請他們提供聽者的詳細資訊,這才能讓我更知道簡報準備的方向。

其實很多簡報課都有強調這重點,像是「林長揚職場簡報術」中提到,如果被指派簡報,一定要記得先和主管確認這個簡報的「目的」、「聽眾」和「場景」是什麼,都是「蒐集情資」的應用。

How to impress ?

在了解自己的價值何在 (Why me?),蒐集夠聽眾的情資 (Who are they?) 後,接下來就是要想辦法打動聽眾,讓他們認真聽你講,針對不同心理、專業知識的程度和需求來擬定策略:

  • 面對找碴型的聽眾:需要以弱示敵。
  • 面對資歷、經驗和名氣遠大於你的前輩:要創造意外之喜。
  • 面對對你完全陌生的聽眾:想辦法展現自己的優勢,但事前情蒐要做足,免得你說半天,台下沒人覺得這有什麼特別的。
how to impress

面對找碴型的聽眾時,教授用自己博士資格考口試的經歷做例子:

在準備資格考之前,他花了很多時間向一位也是台大畢業、通過博士資格考的學長問出口試訣竅,故意把某張投影片的內容做得模糊不清,並口齒含糊地帶過,等台下教授詢問,他故意思考一下,再流暢地回答,最後當然是通過考試。

至於第二個例子:

在葉教授名氣還不像現在這麼大的時候,某年被校方指派,代表台大向廣達創辦人林百里做簡報,與其他知名大學競爭合作的機會。他找到林百里的相關報導,發現對方強調過工程師要有人文素養,於是他在做簡報前,先打招呼說「學長好」拉近一點距離 (林是台大電機畢業),又在投影片上做了一首詩來引起林百里的注意,果然對方在意外之下,反而來了精神。

綜合以上兩個例子,我認為「How to impress」的底層邏輯在於「與聽眾產生連結,讓他們有共鳴」,前面兩步驟的「Why me」和「Who are they」都是在為這一步做鋪墊。

這裡我也想舉一個例子,是一場我印象很深刻的 TED 演講:

當初點開影片時,根本不認識講者是誰,但過了多年,我還是一直記得他所說的主題是什麼,這個人就是從小就罹患小兒麻痺的「火星爺爺」。他只要一站上台,就很有故事,也由於他自身的經歷,使得這個演講的主題「向『沒有』借東西」,配合其人生經歷,極有說服力。

在這場演講中,他把「沒有」的概念和一般人經常感受到的「匱乏」連結起來

大部分人都很容易感受到自己「沒有」的部分,比如沒有含著金湯匙出生、沒有好的外貌、沒有聰明的頭腦等等,但對他來說,光是想要「有正常可走路的雙腿」都沒有。他用這個點去重新定義「有」和「沒有」,展現個人如何轉念,並過了很有意義的人生。

這場演講的點閱率有 318 萬次,是台灣 TED 演講第二名 (第一名是柯文哲),他雖不是最有名氣的企業講師,但這場演講真的非常精彩,推薦你有空花 9 分鐘看一下。

最後也想說,讓人產生印象的方式百百種,沒有一定的公式,最好還是對聽眾全面了解,就如「BCG問題解決力2」中提到說服關鍵人物的技巧,要事先模擬對方會有的好奇或疑惑,並思考對應。

What to get ?

簡報策略最後要思考的是:「想藉由這次的簡報達到什麼目的或效益?」這不是指報告或成交一個項目這種表面上的目標,而是像爭取更高能見度、增加薪資籌碼或獲得高層認同等額外效益的延伸。

葉教授舉自己的例子:

每次只要到了講座的結尾,他就會放一張投影片上面放自己的個人社群資料,並且在這一張停頓三分鐘左右。他會做這件事,是思考過「教育改革不應只在大學」,應該要讓更多人願意聽自己說話,擴大影響力,才能從根本上做改變。他目前的粉絲專頁有 30 萬追蹤數,都是他一場場簡報累積而來的。

所以,他建議每次設計簡報前,都思考除了原本目的之外的加分項,把效益最大化,讓簡報不只對公司有意義,也對自己有意義。

這個概念跟我在寫任何內容的最後,都會附上「郵件訂閱框」相同,要讓讀者能夠在閱讀完這篇內容後,除了解決他原先感到疑惑的問題,同時也讓我未來能跟他分享更多內容,擴大個人品牌口碑。

葉丙成簡報課程重點筆記,教科書級口語表達技巧教學 1

課程重點二:如何設計簡報架構?

一份投影片的架構,分為前中後三大塊,也就是「開場」、「主體」和「結尾」:

  • 開場:要給聽眾一個專心聽你講的理由。
  • 主體:逐步在聽眾腦中建構你要傳達的訊息。
  • 結尾:確保聽眾帶著核心訊息離開。

設計的簡報架構都應該建構在你幫聽眾「解決問題」的基礎上,例如你在對老闆做進度報告時:

  • 按照一般思維:列出「事情 A + 事情 B + 事情 C」,老闆只會知道你做了這些事,但可能不會直接性地認為對他有意義。
  • 按照問題思維:列出「問題 A + 問題 B + 問題 C」,代表你幫他解決了哪些問題,老闆在感知上就會認為這件事有意義。

做簡報真正的價值,就是展現你幫聽眾解決了多少問題。建議以這樣的「問題導向」思維 (Problem-Based Presentation,簡稱 PBP) 來思考整個簡報的走向,再開始進行設計。

開場

在三大架構之中,「開場」是最重要的,如果開場的鉤子沒有吸引聽眾的興趣,後面他們很難再聽你說下去,這裡建議了 4 個方法:

  • 驚人問題:用聽眾最關心或最想知道該怎麼解決的問題做開場,讓他覺得不瞭解不行,後面再接答案。
  • 震撼結論:跟你合作或接受提案,他們會得到什麼樣的好處,比如減少 1/4 成本,這種結論一開始就要丟出來,聽眾才會覺得我得聽聽看怎麼做。
  • 誘發好奇:就是引發聽眾的好奇心,如開頭就丟出一張照片,考考台下的聽眾這是什麼,或丟出一個數據,是超出一般人想像的。
  • 過往榮光:過往戰績能增加你的可信度,但要是講太長,會有反效果,盡量不要超過總時數的 10%。若聽眾不熟悉你,建議這一部份一定要放上去。
簡報開場

以上四種方法在課程中都有詳細範例,這邊就不贅述。

但除了用這些方法,也要做好「人設」。以教授的親身經歷而言,如果想表現幽默的形象,記得要先在前面鋪哽,不要等到後面才開玩笑,因為你一開始的形象會深植在聽眾心裡,前面不苟言笑,後面突然來句玩笑話,他們會不知道該不該笑。

主體

主體是簡報最主要的部分,需要花時間陳述,因此「開場」結束後,最好先介紹一下「主體」的大綱,讓聽眾知道接下來大概會是怎麼樣的走向;如果講的時間有點長,也能確保他們不會中途放棄。

要按照內容決定「主體」的架構,通常會以時間或空間做區分,比如季度報告是分成 Q1、Q2;市場報告則會分成台北、台中等等。但在細分時,結構上要注意兩點:

  • 往下分層盡量不要超過兩層,比如 A、A-1、A-1-1,因為現代人的注意力比較差,講得太細,效果會很差。
  • 層跟層之間的隸屬要有邏輯性,否則大腦很難連結起來,也就很難記得你說什麼。

簡報主體通常根據不同對象、時間長度和內容來設計,分 4 種類型:

  • 故事理念:用故事來打動人心,傳達價值觀或理念,適用於新創募資、公益募款和改變思維等幾種情況。
  • 資訊報告:對象通常是主管或老闆,讓他了解你的規劃和成果,一定要談自己解決了什麼問題,或是某個問題如果沒有解決,影響會是多大。
  • 專業學術:用於學術研究成果的發表,通常從大綱開始談起,接著談你的成果有什麼貢獻、說明研究目的與界定假設、文獻回顧、再說明研究過程等等。
  • 電梯短講:通常能講的時間都很短,只能做為一個吸引人的鉤子,幫你爭取更多合作或資源,適用於商會、展會、業務銷售、老闆或主管很忙時以及和人交朋友等場合。
簡報主體

以上 4 種類型都有詳細的範例和說明,雖然有些概念可能常常聽到,但葉教授用了不太一樣的角度去做分享,讓我重新去思考這些技巧的可運用性,建議看實際課程會更加了解。

此外,這個章節的最後還有一個單元,是教你如何利用動畫輔助簡報,面對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或操作說明,光圖片可能不夠,需要用影片或動畫才能讓人理解。

即便是經典的 iPhone 首次發布會上,賈伯斯也用了一次簡單的動畫,讓聽眾直觀理解 iPhone 多功能的優勢,並且還順便埋了一個哏,讓台下哈哈大笑。

動畫輔助簡報是一種技巧,但使用時還是要留意頻率,畢竟這類多媒體用太多,反而會干擾聽眾的注意力,回頭去思考你想透過這份簡報讓聽眾做出什麼行動才是最重要的。

延伸閱讀:簡報模板網站免費下載,高質感設計讓你報告更吸睛

結尾

簡報的結尾要讓人印象深刻,確保聽眾可以帶著你的核心訊息離開,要包含 3 個要點:

  • 回憶重點:幫助聽眾重新回憶核心內容。
  • 強調結論:離開前再強調一次結論,加深聽眾的印象。
  • 行動呼籲:也就是常聽見的 Call for Action,促使聽眾做出行動。
簡報結尾

如果你的簡報有很多資訊,結尾的時候就要幫聽眾再複習一次,再強調開頭丟出來的結論,聽眾才會真的記得剛剛聽了什麼。

另外也要記得,每份簡報最重要的目的都是說服,不管你要讓他接下來做什麼,都一定要提出來,促使他採取下一步行動。

一般而言,葉教授會用下列結構安排結尾的內容:

  1. 再說一次結論,提醒聽眾今天聽這個簡報的目的和理由。
  2. 對主體內容做總結,用 3~5 句話簡單回顧,不要超過三張投影片,最好兩張以內。
  3. 呼籲採取行動,如:今天聽完後,希望大家從明天開始就做 XXX。
  4. 用感人金句或用幫助記憶的口訣做結尾,前者比較適用於故事理念型的結構,後者比較適用於學術型或報告型的結構。

課程重點三:如何讓觀眾專心聽你說?

現代人通常注意力不足,很難真的專心聽你說一份簡報,如果時間比較長,那真的需要一些方法才能讓聽眾把注意力放在你身上。因此在這個章節中,介紹了打動聽眾的關鍵和 5 種方法、肢體語言、簡報工具介紹等,讓聽眾更容易吸收內容,也避免注意力渙散的問題。

真正打動聽眾的關鍵

葉教授認為,真正能打動聽眾的關鍵,並不是你用了多少技巧、投影片多漂亮或這個訊息有多重要,而是你的熱情。一個有熱情的講者,可以感染台下的聽眾。

如葉教授的親身經歷,他回台大教書的前兩年,學生都給予很好的評價,但到了第三年,課程已調整好,卻因為講起來太過熟悉,產生了「匠氣」,導致課程評價整個落下一大截。

其實聽眾都是很敏感的,不管簡報要講幾次,每次都應該要當作是第一次講,因為熱情會帶來情緒,這樣的情緒才有感染力,如果簡報時沒有熱情,就會容易有下列的問題:

  • 很難認真花心思好好設計投影片,讓聽眾理解。
  • 肢體表達會略顯沉悶,無法吸引聽眾注意。
  • 很難關心台下的聽眾有何反應,聽眾容易覺得被忽視。

如果要具體形容這種熱情,就是「很想和人分享」的興奮感,也許會出現在你想分享八卦、新發現或獨家消息的時候,抓住這樣的感覺,你就能理解那是怎樣的心情。

肢體語言:眼神、傾聽與身體

只要有熱情,一份簡報就能成功八成,剩下的兩成,就要運用一些方法,課程中介紹了 5 種打動聽眾的方法、簡報工具和肢體語言的運用,這邊重點介紹肢體語言的部分:

  • 眼神接觸:好的眼神接觸要均勻分配,對到眼的時候起碼要持續兩秒,讓他覺得你對自己說的內容有信心。
  • 傾聽姿態:和長輩或主管對話時,不要一直點頭,對方會覺得你在敷衍他,要做出認真思考的狀態,偶爾才點一下頭。和下屬對話時,則盡量把眼神放軟,用鼓勵姿態減少對方壓力。
  • 身體語言:說話時盡量不要晃動身體,真的很想動,就在台上來回走動,但節奏要抓好,太頻繁會干擾觀眾的視線。
簡報肢體語言

我認為肢體語言是做簡報很重要的一環,講者如果眼神閃躲、說話晃動,聽眾真的很難專心聆聽。在「肢體語言」單元中,葉教授也有提到肢體不是加分項,反而是避免被倒扣分數、一定要做到好的項目。他建議每次做簡報都錄下來,檢視自己的肢體語言有沒有哪邊怪怪的,多講、慢慢修正。

如果你是在台上特別容易緊張的人,推薦鏡頭教練洪婉蒨的「鏡頭表達實戰特訓班」一日訓練營,有用實際的技巧讓你知道怎麼樣「與緊張共處」,可以參考我的心得文章

我的課後實際心得分享

在寫另一篇《SAT. Knowledge 完整介紹》文章時,我已經先上過這堂課了,葉教授很有個人風格,也是讓我想特別寫一篇心得的原因。這堂課有以下 5 個我覺得最值得一提的特色:

  • 彷彿用投影片在跟你對話,很像在和人聊天,比較不像「上課」。
  • 每一個方法都會有實際案例,放足夠的投影片並詳細講解設計原理,即便是簡報架構中最長的「主體」,也會把案例中全部的投影片都放出來再講解。
  • 葉教授自己的投影片通常都是黑白背景,「開頭」和「結尾」一定只有文字,「主體」才會配合內容放圖片、影片或動畫,此風格就是賈伯斯常用的。(我自己則喜歡更精簡的「大字流」,投影片上只放偌大的幾個字,少用圖片,並利用多張投影片快速切換的方式掌握節奏感)
  • 第四章提供如何練習的方法、第六章提供案例分析,授人以漁,我覺得蠻有實用價值的。
  • 主軸放在「同理心、換位思考、熱情溝通」,都是表達的根本,也很適用於其他需要開口說話的情境,可以歸類在溝通表達課程之一。

整個課程的總時數有 11 個小時多,這篇文章所寫的介紹其實不到其中的三分之一。

我自己是覺得這堂課程比較像是「簡報教科書」,不用一次性上完,而是現實中真的有需要簡報時,再來翻找需要的知識點,並將技巧融合自身的特色,實際運用在個人簡報中。

結論:我覺得這堂課程適合誰來上?

我認為這堂課適用於所有工作者,尤其是以下 4 種對象:

  • 經常需要口頭報告的職場工作者。
  • 需要提升簡報能力,但沒時間上實體課程的人。
  • 想成為專業講者或講師,形成個人風格的人。
  • 想在職場提升個人能見度,體現個人價值的人。

另外也想強調一下,簡報表達是很基本的能力,重點不在簡報本身,而是你如何在每次的主述中體現個人價值,把效益最大化,達成終極目標。

葉教授也期望課程不只是讓你變得更厲害,而是「知道」怎麼樣變更厲害。而我也希望能藉由這篇文章,讓你能更清楚這堂課的內容是否對你有幫助。

葉丙成簡報課程重點筆記,教科書級口語表達技巧教學 1

補充:想學簡報,還有什麼課程和資源?

現在不管是募資、演講、教學、發表成果、合作提案,甚至是招募人才等等,需要簡報的場合越來越多,也就意味著,你能反過來利用這樣的機會展現自我,增加能見度。

目前,若談到簡報課程,除了葉丙成教授外,台灣還有兩位業界講師也非常有名:

福哥的專長是與台下的互動設計與上台技術,憲哥的專長則是說故事和現場感染力,兩位都在「簡報」領域耕耘了十幾年以上,原先僅幫企業內訓,後期才有公開課,場場秒殺,只是兩人的實體課程自然要價不斐 (一期 3~4 萬),我個人認為如果你有時間也有經費 (而且搶得到),當然要上實體課。

但如果時間上真的沒有辦法配合,就選一堂適合的線上簡報課程,如下列:

至於如果你是針對「簡報製作」想了解更多實用的知識或技巧,可以參考下列兩個中文網站,我也常常在上面找簡報的設計靈感以及學習各種簡報技巧:

線上課程/數位學習相關文章

【手機版 表格資訊在下方】

[end]

在〈葉丙成簡報課程重點筆記,教科書級口語表達技巧教學〉中有 2 則留言

  1. 謝謝您的內文分享,因也剛好在評估,是否要參與此課程;
    想請教這一小段,是不是有錯字?
    如果要具體形容這種熱情,就是很想和人分享的興奮感,也許會出現在你想分享八卦、「心」發現或獨家消息的時候,抓住這樣的感覺,你就能理解那是怎樣的心情。
    請問,是「新」發現,嗎?
    謝謝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文章目錄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