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堂溝通表達課程推薦
3大學習方向解決各情境難題
前言:學習溝通表達的3大方向
我有時會在生活或工作上遇到溝通的問題,比如雙方認知有落差、牛頭不對馬嘴或對方堅持己見等等,也偶爾會遇到發表看法、做專題演講或報告等需要開口說話的場合。
為了解決問題,我至今為止上過很多相關的課程 (線上課程為主),而其中有幾堂我覺得是非常值得推薦的,這些課不僅僅是幫我解決上述的大問題,也更理解這些問題的不同處境該怎麼處理比較好。
我認為這三個大方向分別可以解決的「溝通表達」問題如下:
- 高效溝通:這類課程的目的是讓雙向的交流更順利,有建立關係、維繫關係、合作、對上管理、對下管理、遠距溝通、肢體訊息等子題。
- 個人表達:偏重個人在大眾面前 (舞台或鏡頭) 的表現能力,以口語表達、上鏡表達、主持、台風、演講、肢體表達、腳本編排、自我介紹、簡報策略等子題。
- 邏輯思考:以加強邏輯思考為主,優化口語或文字的表達內容,有知識管理、邏輯思考、思考框架、觀點建立、敘述方法、表達策略等子題。

而在這篇文章裡,我會先分享「該怎麼選到適合的課」,再以上述三個大方向分享這些課的教學重點、優缺點和適合的對象,最後則會補充其他資源,希望能幫你在這方面找到適合的學習脈絡。
想追蹤更多「學習」新知,歡迎關注:
1. 線上課程/平台優惠折扣整理 (持續更新)
2. 跟著DEAN學一點 Facebook社團
3. 跟著DEAN學一點 LINE社群
4. 線上學習文章統整頁
推薦前,先知道如何選到適合的課?
需要解決的問題和情境不同,即便是同一個領域裡的課,也有不同的差異,你可以參考我寫的相關文章,來思考自己究竟適合什麼樣的課程:
而在思考「溝通表達」課程該怎麼選時,可依「目的」和「需求情境」做大致的區分:
目的 | 需求情境 |
---|---|
溝通 | 交流想法、達成共識、合作、協商、管理、建立人脈、化解衝突、議題討論 |
表達 | 發表意見、報告、主持、簡報、演講、拍影片,帶動氣氛、聲音展現、形象建立 |
邏輯 | 邏輯清晰、開口有料、觀點站得住腳、可以聊深刻的話題、擬定策略 |
接著,思考你的「目的」和「需求情境」對應下列哪些課程主軸:
課程名稱 | 教學主軸 |
---|---|
忘形的溫暖說話課 | 溝通(人際) |
管理必備的正向溝通力 | 溝通(職場/管理) |
累積人脈存摺 | 溝通(人際/情商) |
葉丙成的簡報必修課 | 表達(簡報/舞台) |
上台流利表達 | 表達(舞台/強調互動與氣氛) |
洪婉蒨的鏡頭表達實戰班 | 表達(鏡頭/舞台) |
周震宇的口語邏輯優化課 | 邏輯(框架思考/口語優化) |
志祺的架構性思考 | 邏輯(框架思考/議題分析與討論) |
MIT 系統思考力 | 邏輯(框架思考/議題分析與決策/管理) |
接下來,我會依照主題介紹每堂課的教學重點、優缺點和適合的對象給你做參考。
高效溝通課程推薦

「溝通」是一種雙向傳遞訊息的行為,因此不管是哪種情境,都一定要先從理解對方的需求開始,用同理心去換位思考。沒有理解對方的溝通,只是單方面傳達訊息而已,不可能達成任何共識。
這 3 堂課之所以歸到這個類別,是因為相比「個人表達」和「邏輯表達」,這些課的內容更著重在「雙向溝通」,有人際溝通、職場管理、人脈建立等 3 種子題:
課程名稱 | 平台/講師 | 課程重點 | 適合對象 |
---|---|---|---|
忘形溫暖說話課 | Yotta/張忘形 | 人際溝通基礎與一般關係的溝通難題 | 想提升溝通能力、改善關係的人 |
管理必備的正向溝通力 | 天下學習/Midee | 職場溝通會遇到的所有內部溝通問題 | 管理職與想了解管理實務的職場工作者 |
累積人脈存摺 | 天下學習/夏韻芬 | 建立新的關係,提升社交能力和情商 | 想加強社交技巧、建立人脈的人 |
忘形的溫暖說話課:解決關係衝突,輕鬆提升溝通力
適合的對象:想提升溝通能力、改善關係的人。
- 溝通本質:了解溝通是什麼。
- 溝通技巧。
- 溝通地雷。
- 生活案例解決 4 種關係的溝通痛點,如父母、主管、朋友、伴侶。
- 附加章節:與溝通有關的情緒管理。
優點:案例生活化,以各種情境來理解溝通問題怎麼發生、該如何解決。
缺點:說的內容比較廣泛;講義的量可以再多一點。
張忘形是一名溝通表達培訓師,專攻「溝通表達」與「簡報設計」,而這堂課的重心主要放在教我們如何利用良好的溝通「維繫」舊關係,理解父母、主管、朋友和伴侶等不同對象的溝通重點,以及溝通時該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
因為案例很生活化,教的重點很快就能用在實際情境上,上完課之後,我明白學習溝通不只是避免衝突而已,還需要好好利用當下情境與對方立場的理解來傳達自己的訊息。如果你想提升溝通能力,這堂課可以幫你打好基礎,並且有感改善人際關係。
不過,我認為這堂課有兩點需要注意:
- 內容比較廣,不是專注在某個領域的溝通,使得課程本身的特色比較不足。
- 課程的量是夠的,但講義的量沒跟上課程內容。
我有把整堂課的重點筆記和心得整理成一篇文章,有興趣的人可以先參考忘形溫暖說話課心得。
管理必備的正向溝通力:七大法則解決所有難題
適合的對象:管理職與想了解管理實務的職場工作者。
- 觀念建立:掌握「同理心」的 7 個法則和自我溝通 3 步驟。
- 管理溝通:對上溝通、對下溝通。
- 困難情境:跨部門合作、衝突解決、離職情境。
- 遠距溝通:遠距工作的溝通、Email 溝通。
優點:步驟清楚,架構清楚,節奏明快,溝通句型可直接運用。
缺點:只專注管理職的內部溝通與協調能力。
講師陳淑芬 Midee 是光與鹽管理顧問公司的創辦人,曾任台灣百事食品、Nike 台灣和 Dyson 的高階經理人,管理資歷 25 年,因此在課程中的所有事例都是她自己的經驗,光聽她引述就很有代入感。
綜觀所有內容,可以分成「觀念建立」、「管理溝通」、「困難情境」和「遠距溝通」等 4 個大方向,講師在每個單元都是很快就切入重點,即便引述過去經驗也不冗長,節奏很明快。
上完課後,總體而言是一堂觀念與實務兼具的課,但有兩點要提醒一下:
- 沒有提到外部的溝通和提升個人價值的部分,如客戶服務、爭取訂單、提案簡報、展現能力等,重點只放在對內的協商與合作,雖然也有對上爭取資源和表達異議的解方,只是不多。
- 可以感受到講師的熱忱,只是肢體能再稍微放鬆、說話節奏再流暢一點會更好。
另外在上課時,我想到另一堂「快速升遷:登上國際舞台的能力、人脈與心態」,雖然重點放在「升遷」,但其實內容處處可見「溝通表達」的技巧,比如怎麼帶領團隊合作、怎麼和大老闆爭取資源、為什麼要放下身段和前線員工相處等等,更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考這堂升遷課程心得文。
累積人脈存摺:15堂創造人際複利的說話課
適合的對象:想加強社交技巧、建立人脈的人。
- 談話情商:破冰技巧、提升情商、談話地雷。
- 溝通協商:職場溝通、肢體語言、情勢判別。
- 表達技巧:自我介紹、上台技巧、故事結構。
優點:內容活潑有趣,方法也有理論依據。
缺點:課程大綱沒有整理出框架,建議出幾個大方向的練習作業。
講師夏韻芬是知名理財專家和媒體主持人,現在也擔任企業的說話力講師,由於記者、主持經歷豐富,課程前半段會更著重在建立新關係的破冰和談話技巧,後半段則雜一點,有台風建議、自我介紹、職場溝通、協商、判別情勢、採訪、說故事方法等等。
整體來說,15 個章節可分為「談話情商」、「溝通協商」和「說話技巧」等三個大方向,講師說話風趣,讓整個內容變得容易吸收而不顯枯燥,甚至還有真人演示,讓描述的情境變得更好理解。
但我認為比較可惜的,有兩點:
- 大綱沒有框架:15 個章節的內容雖然都好吸收,但看大綱時比較沒有依序學到什麼的預期感,如果可以把課程章節依不同領域的能力來劃分,工作忙碌的人就可以選感興趣的部分先學習,畢竟,很多人不一定有時間全部看完。
- 沒有小練習或作業:看的時候覺得很有趣,但會不會應用又是另一回事,如果可以出一些小作業來實作,比較能讓人知道自己缺點在哪裡。
個人表達課程推薦

這個類別會更強調一個人的「台風魅力」,也就是加強簡報、主持、演講等在台上表達乃至展現個人風格的能力。
接下來要介紹的幾堂課,雖然內容都跟「口語表達」和「台風魅力」有關,可葉丙成的課偏重「簡報策略」,郎祖筠的課以「現場表達」為主,而洪婉蒨的實體課則是「上鏡策略」的實體演練:
課程名稱 | 平台/講師 | 課程重點 | 適合對象 |
---|---|---|---|
葉丙成的簡報必修課 | 知識衛星/葉丙成 | 觀念、應用技巧和案例分析的簡報策略百科 | 想掌握表達本質、用簡報展現個人魅力的工作者 |
上台流利表達 | 天下學習/郎祖筠 | 加強台風、聲音和互動的現場功力 | 有上台需求,想提高現場氣氛的工作者 |
洪婉蒨的鏡頭表達實戰班 | 鏡頭教練洪婉蒨 | 用 4 種演練挑戰有感提升鏡頭表達能力 | 有上鏡表達需求、想錄製影片的工作者 |
掌握口語表達與舞台魅力:葉丙成的簡報必修課
適合的對象:想掌握表達本質、用簡報展現個人魅力的工作者。
- 基本觀念:了解簡報是什麼、簡報的重要性及課程架構。
- 事前規劃:用 3W1H 擬定策略與形象設定。
- 簡報腳本設計與應用範例:4 種開頭、4 種主體與 4 種結尾。
- 簡報技巧:成功的關鍵要素與 6 種打動聽眾的技巧。
- 台風建立:肢體語言、工具運用與台風練習。
- 提升個人價值與簡報能力:講師分享個人經歷與建議。
- 案例深度分析:6 個簡報案例優缺點分析。
- 3 個實體課的遊戲分享(給教學者參考)。
優點:架構完整,邏輯清晰,很適合當作參考書。
缺點:長達 11 個小時的課程需要分次才能看完。
課程以「簡報策略」為主,分為「事前規劃」、「簡報設計」、「台風建立」和「優化策略」,雖然著重簡報表達,但本質上還是在用「同理心、換位思考、熱情」跟聽眾做溝通,所以歸類在此。
這堂課總時數有 11 個小時之多,內容豐富,講解仔細,我覺得最實用的是第四章「打動聽眾的方法和肢體語言」,講師分享簡報獨家秘訣、肢體表達和練習的方法;而最有體會的是第六章的「案例深度分析」,從實際案例了解理論該如何落到實處。
講師給人的感受很真誠,談話也很像在聊天,吸收過程感覺蠻輕鬆的。如果時間不夠多的話,可以先把第一章看完,建立基本觀念,其他部分等到現實中有需求時,再來找相對應的內容作參考。
最後,我有個小小建議,就是辦個線上比賽,畢竟有一萬七千多個學員上過,但肯定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在生活中做練習,如果能夠有線上的競賽,這樣也比上傳作業更有趣味性。
對這堂課有興趣的話,我寫了這篇葉丙成簡報課心得,你可以先參考看看適不適合自己。
上台流利表達:報告、銷售、演講一次打通
適合的對象:有上台需求、想提高現場氣氛的工作者。
- 腳本設計:開場與結尾、互動、故事、埋哽。
- 聲音表達:語速語調、咬字聲線、空間與設備。
- 台風展現:舞台站位、肢體語言、心態調整。
- 自我訓練的方法。
優點:老師的教學直接示範了現場互動的能力與台風魅力。
缺點:如果是做簡報或銷售,需要補充其他的前期設計。
郎祖筠是知名演員與主持人,專業經歷是表演與現場主持,因此這堂課著重在台上的表達,分為「腳本設計」、「聲音表達」和「台風展現」,有許多與聲音、肢體、氣氛帶動和舞台相關的知識。
上完課之後,我感受到講師是一個很有舞台感染力的人,所以除了課程中教導的技巧外,我覺得更值得觀察的是老師在教學時的表現,可以去看看她是如何將她所教的技巧融合在她個人的表達上。
唯一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在簡報和銷售方面,還是需要對溝通對象有一定程度的認識。簡報策略可參考「葉丙成的簡報必修課」,而溝通對象的應對則參考「周震宇的口語邏輯優化課」。
鏡頭教練洪婉蒨的鏡頭表達實戰特訓班
適合的對象:有上鏡表達需求、想錄製影片的工作者
- 破冰活動:填九宮格卡。
- 觀念建立與講師自介。
- 四種現場挑戰:10 秒自介、LIVE 連線、現場主持和上台主播。
- 客座妝髮和造型指導。
- 課程總結與學員分享。
優點:整體氛圍讓人放鬆,又能實作並收到立即的反饋。
缺點:要在一天內完成所有挑戰和理論學習,時間上比較緊湊。
這是一堂實體課程,是從「後疫情時代鏡頭表達力,洪婉蒨的鏡頭教練課」線上課延伸出來的內容,如果說線上課主要教的是理論,那麼實體工作坊就是更將理論與實務做結合。
這場工作坊以 4 種挑戰為主,一日體驗下來,覺得小班制很適合我這種內向的人,而且每個人都能在時間內做完 4 種挑戰並收到其他學員的反饋意見,了解自身的優缺點,很有收穫。
我覺得這場工作坊,就是將我們認為很簡單的理論,用很真實的模式安排體驗,讓我們知道自己想像中的容易,並不容易。那些鏡頭前表現專業的人們,都在背後練習了無數次,才能有如此的表現。
不過,以我自身的角度,覺得還可以在 4 個部分做改善:
- 破冰活動可以再簡單一點,讓學員馬上可以弄清規則。
- 挑戰的準備的時間,對我來說有點不足 (但也許是考驗臨場反應)。
- 想在總結時間回顧各挑戰的知識點和注意事項來加深記憶。
- 因為要坐一整天,提升桌椅的舒適度會更好。
更多的細節,我整理在另一篇「鏡頭表達實戰營體驗心得」,有興趣的話再參考看看。
邏輯思考課程推薦

「邏輯思考」是一個溝通與表達的底層核心,畢竟不管是文字、聲音還是肢體,都只是訊息的載體,重要的是先釐清我們傳達訊息的目的是什麼,才能夠有效率傳達我們想講的事情。
以下介紹的課程專攻的點不同,有口語優化、時事議題分析和系統思考等 3 個子題:
課程名稱 | 平台/講師 | 課程重點 | 適合對象 |
---|---|---|---|
周震宇的口語邏輯優化課 | Hahow/周震宇 | 培養個人觀點,針對不同對象設計表達策略 | 有優化邏輯表達與溝通需求的工作者 |
志祺的架構性思考 | Hahow/志祺七七團隊 | 培養出個人觀點並和其他人有效討論與溝通 | 想針對知識或時事提出個人觀點的人 |
MIT系統思考力 | 天下學習/薛喬仁 | 用系統思考看出整體脈絡,擬定適合的策略 | 想以大局思考問題並做決策的工作者 |
邏輯表達力:周震宇的口語邏輯優化課
適合的對象:有優化邏輯表達與溝通需求的工作者。
- 邏輯表達基礎:基本觀念、5 個基本邏輯法和 20 個邏輯地雷。
- 邏輯表達架構:孵化觀點、萃取觀點、敘事工具、論述工具和表達鑰匙。
- 表達策略與優化:人性如何干擾理性,4F 表達策略、聽懂弦外之音和 6 種修辭技巧。
優點:理論和故事交替的節奏很流暢,幽默的哽埋得很好,內容多但不繁雜,講義很完整。
缺點:整體內容跟「口語」的關聯比較少,需要買老師的其他課程來補足。
整體課程分做「基礎」、「架構」和「策略」三個階段,在前兩個階段先打好「邏輯思考」與「個人觀點」的基礎和架構,到了第三階段學習「表達策略」,照不同對象調整與優化說話的內容。
如果內容有遺漏,講義上都有整理好的重點可以回顧。此外,雖然有4個作業,一個錄音、兩個錄影和一個文字作業,數量上比較多,但搭配這個份量的內容,我覺得剛好。
上完課的感受是,從腳本安排到口語表達,專業講師在授課時確實會有更流暢的表現,好像知道學員可能在什麼時候會想睡覺一樣,適時插入一句玩笑或突然在說故事時幫人物配音,讓我聽課有點累的時候,精神莫名跟著一振或是笑出聲來,很佩服講師的埋哽功力和幽默感,這點要向他看齊。
要說缺點,唯一一點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這些內容其實可以應用在所有表達上,不只口語而已,課程名稱如果把「口語」拿掉,也不影響整個架構,所以與其說課程內容是口語邏輯的優化,不如說是整體表達邏輯的優化,如果可以增強「口語」的特色,比較能跟其他同類型的課做出差異。
如果有興趣的話,我寫了這篇周震宇邏輯表達課程心得給你參考。
志祺的架構性思考:從資訊整理到觀點表達
適合的對象:想針對知識或時事提出個人觀點且適時表達的人。
- 從蒐集到建立觀點:資料的蒐集與檢驗、觀點的提取、梳理及深化。
- 從開始對話到表達想法:溝通原則、理解對方立場,安排溝通架構。
- 名人訪談:4個知識自媒體來賓訪談。
優點:方法和理論清楚易懂,節奏明快,來賓實務經驗豐富。
缺點:大部分單元需要多看幾次。
這堂課維持志祺七七 Youtube 頻道一貫的活潑明快風格,講述的肢體動作很簡潔,腳本深入淺出,剪輯也很符合時下快節奏的潮流,因此對學員來說很像在看趣味知識影片,可以無痛完課。
課程重心會放在如何拆解議題,產出觀點,以及如何用適當的方式和別人分享,分為「資料與觀點」、「對話與表達」和「名人訪談」三個階段。
要特別提醒的是,如果你是有意願經營自媒體或自媒體經營者,盡量把「名人訪談」單元看完,可以從中了解他們如何拆解議題,及如何考量大眾的接受程度等等作法,有蠻多可以參考的,像是知識型自媒體什麼時候該跟緊時事、該怎麼跟等實用建議。
我覺得這堂課的優點可能也剛好是缺點,影片的娛樂性質高,確實能很快地順順看完,但看完是一回事,搞懂又是另一回事,所以除了前言,建議大家都要多看幾次,確認自己有搞懂才進入下一段。
完課後,我把心得整理在這篇志祺架構性思考課重點筆記裡,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看看。
MIT系統思考力:用圖像溝通解決複雜問題
適合的對象:想用全局思考理解複雜問題並做出決策的工作者。
- 系統思考的基礎:定義問題、解決流程、相關思考工具。
- 系統思考的情境:招募人才、團隊管理與溝通需求、事件隱性因素。
- 系統思考的 7 個應用框架。
優點:學會用大局觀處理管理決策上的複雜問題。
缺點:需要線上工作坊實際演練。
「系統思考」是經典管理書籍《第五項修練》提出的思考方法,強調組織領導者要去理解所有事件的發生不能歸於單一因果的關聯,建議從界定事件的範圍開始,拉出問題與影響因素的事件點線面,考慮所有顯性、隱性的影響因素,理解面與面之間如何來回影響,做出精準決策。
由於「系統思考」是一個繁雜的理論,講師便把原本的理論拆解,給出情境和工具,將課程分為「基礎」、「情境」和「應用框架」三個階段,目標是希望學員可以從情境中理解如何用系統思考看待問題,再找出可施力的槓桿點解決問題。
上完的感想是,講師把理論拆解成好用的方法和工具,講義中有更多細節。如果你還想更深入了解,可以追蹤 Omplextiy 系統變革顧問公司臉書,掌握最新的課程訊息。而想初步了解「系統思考」的其他細節,推薦參考《經理人月刊》第 156 期。
其他溝通表達學習資源分享
如果你想先接觸別的學習資源,可以從書籍和網站開始。但如果你在自學模式上是比較適合實際體驗的,那就從需求來找適合自己的實體課程。
以下介紹一些相關的書、實體課程和網站給你作參考。
書籍
我們學習「溝通表達」,通常是為了某種「目的」,可能是想說服對方和你合作、想和對方打好關係,或是想給別人留下好印象等等,那麼擁有高 EQ,能夠好好理解對方就很重要了。
所以,我想推薦以下跟理解對方、提升情商有關的書:
至於在溝通表達外,「思考」也很重要,推薦以下這本:
- 《逆思維》:用重新思考跳出固定的思考框架,有大量的科學依據。
這本《逆思維》讓我知道最好的思維框架是「不知道」,不知道就不會被就固有的思維綁架,每一次都可以重新思考,從新的切入點開始。
實體課程
這類的實體課程中,最知名的是卡內基訓練,在線上課程和學習平台還沒有這麼多的年代,大部分的人都是去這邊上課,但比較制式化一點,特別強調要照他們的方法,好不好就見仁見智。
- 卡內基訓練:老字號的人際溝通訓練課程,分為青少年和成人。
至於澄意文創和商業思維學院也都是極有名氣的學習單位,澄意文創有固定的實體課程,商業思維學院的課程以線上為主,實體是工作坊的形式,目前有財務分析、生命探索和專案管理這三種,專案管理會比較接近這篇文章分享的範圍,可以透過上面的連結找到更多細節。
- 澄意文創:周震宇講師創辦的訓練教育機構,有固定的實體課程和工作坊。
- 商業思維學院的專案管理學習營:商業思維學院的實戰營之一,如果你的困擾是專案管理時的溝通協商,直接參加實作工作坊會比較實際。
而憲哥和福哥這兩位專家級講師,主要幫企業內訓,近幾年才有開放實體公開課,場場秒殺 (是真的一分鐘內就賣光了),如果想知道最新動態,建議追蹤福哥和憲哥的個人臉書會比較快。
- 王牌簡報教練 – 王永福(福哥):長於互動設計與台上技術的簡報專家。
- 亞洲前50大企業專屬講師 – 謝文憲(憲哥):擅長說故事與台上感染力的簡報專家。
自媒體
關於溝通表達這方面的自媒體有很多,不過我觀察大多數的都比較缺乏理論依據,就變得有點像是心靈雞湯,以下是我認為在分享上是比較有理論依據或實務經驗支持的自媒體。
1. 大人學 (成長、職涯、溝通、兩性、商業)
- 部落格:「大人學」原本就是部落格起家,目前一週雙更,一篇讀後心得+一篇專題文章。
- Podcast 大人的 Small Talk:每週一、四更新。
- 臉書粉絲專頁:主要是部落格文章、Podcast 節目、課程資訊和最新動態消息的推播。
- Youtube頻道:是 Podcast 節目的推播,更新時間相同,看你習慣用哪個平台收聽。
另外,也有不少相關的實體課程如:
2. 啟點文化 (心理成長、人際溝通)
兩位創辦人裘凱宇和楊嘉玲因為想把艱澀的心理學知識,轉化成有溫度的話語啟發人們思考,所以在 2013 年共同創立了「啟點文化」,一開始只是個線下的教育機構,為了轉型,才開始經營自媒體。
不過,由於兩位均是專業心理師出身,使得他們的 Podcast 節目能有深度地探討兩性、心理成長與人際溝通的主題,不會過度娛樂化,我覺得蠻值得推薦你挑選喜歡的平台固定收聽和追蹤。
- Youtube:短影片有特別拍攝,不過主要內容還是音頻。
- Podcast:一天聽一點,每天陪你進步一點點 (啟點文化)。
- Instagram:與 Podcast 日更的內容做配合。
- Facebook:與 IG 發的內容一樣,但有時也會分享最新的課程動態。
啟點文化也有官方網站,主要會是讓大家報名課程,除了實體課程外,也有不少的線上課程。
3. 王永福 (簡報、教學思維)
- Podcast 福哥來聊:一週一更,邀請職場管理者、創業者和書籍作者等到節目上訪談。
- 電子報:基本上是週更,主要會分享福哥自己近期的體悟,還有一些新的觀點。
- 部落格:文章一直有更新,但更新時間比較不固定,可訂閱。
4. 謝文憲 (簡報、成長、職場)
- 臉書粉專 謝文憲的極憲人生:一天兩更,主要為演講紀錄短影音、課程訊息和好書推薦。
- Youtube 謝文憲的極憲思維:更新時間不固定,推薦「極憲思維」系列影片。
- Instagram:與臉書同時更新,內容以演講紀錄和個人訊息為主。
結論:提升溝通能力的學習目標
我過去總覺得自己不太會說話,認為自己溝通能力差,但在經過大量自學拓展認知邊界後,理解了「會說話,不代表溝通表達能力就好」,就如課程裡所說「懂得讀空氣 (判讀情勢)」和「讀懂別人沒說出口的話 (肢體語言)」也很重要。
我漸漸在這其中發現自己的優勢在於「邏輯思考」,只要我對那些事情有很大程度的理解,我就能夠很自然地將想說的內容很清楚地表達出來。所以過去那些我講不好的時刻,現在反思覺得大概率比較是我對要講的東西理解程度並不足,而並非我的表達能力差。
所以我覺得我的溝通策略是善用我對於事物的理解,好好去針對要講的事情做好準備,再輔以更多的傾聽與換位思考,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目前我給自己的學習方向與目標是這樣的:
- 理解人與人溝通的底層邏輯。
- 對於想表達的事物去理解清楚透澈。
- 對於表達的內容,腦中要有完整組織。
- 從不同系統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表達模式。
- 不斷練習,從每次的練習中獲得反饋並優化。
總結來說,我給自己的最終目標是:「成為一個說話有智慧的人」,也就是「成為一個懂得在什麼時候說什麼話的人」,目前還正在努力中,我們一起在學習路上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向吧。
線上課程/平台相關優惠資訊
線上課程/數位學習相關文章
【手機版 表格資訊在下方】
- EF English Live評價,完整費用與師資教材介紹
- Cambly評價與介紹,完整平台資訊與折扣碼分享
- Etalking評價與詳細介紹,課程實際體驗心得分享
- Wuwow評價與介紹,方案費用與師資教材完整解析
- NativeCamp評價與介紹,方案費用與師資教材全告訴你
- VoiceTube介紹與真實心得,看影片學英文的首選工具
- VoiceTube Hero評價與介紹,零元挑戰賽讓你免費學英文
- AmazingTalker評價與介紹,實際體驗3個老師後的心得
- Hi家教(Hi Tutor)評價心得分享,費用方案與師資教材整理
- Winning Plus評價 | 實際體驗英文課程後,有什麼心得?
- TutorABC評價與方案統整,費用減免小技巧分享
- Engoo評價 | 完整方案費用介紹與真實體驗心得
- italki評價與完整介紹,學習多種語言的最佳平台
- FUNDAY評價與完整介紹:耗時3個月的體驗與求證過程
- English Ninjas評價與介紹,課程模式與師資教材剖析
- Notion實戰課程評價,課後心得與專案實作分享
- 雲端工作術課程評價,教你打造高效的工作與生活
- 專案管理課程評價,入門到實務應用1堂課全搞懂
- Gipi 專案管理課程心得:打造高效團隊的4個重點
- BCG問題解決力2課程重點,專業思考框架解決商業難題
- OKR是什麼?跟KPI差在哪?5個重點高效達成核心目標
- PDCA是什麼?完整課後心得:建立高效團隊的4個重點
- Esor子彈時間管理術課程:打造工作及人生系統的重點
- Esor高效職場筆記課程心得:提升工作效率的5個重點
- 涵寶寶高效工作課程心得:提高職涯競爭力的4大重點
- 如何在職場快速升遷?資深總經理吳美君Olga的心法
- 張榮斌自我管理課後心得:4個養成習慣的核心重點
- 陳永儀壓力管理課程心得,心理師走出情緒逆境的技巧


喜歡探索新事物的團隊。
文章呈現多元觀點,不代表 Dean 本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