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課程與實體課程比較

線上課程與實體課程比較

9個你應該知道的相異之處


前言:該選實體還線上課程?

過去分享過非常多家線上課程平台,而就有收到一些讀者的問題,大多都是這樣詢問:「線上課程到底好不好?我該選擇實體課程還是線上課程?」

而當然,我認為這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更應該的是選擇適合你學習習慣的模式。這篇文章我將會為你進行線上課程與實體課程比較,幫助你評估哪種模式更適合你。

身為一人公司,最需要的就是持續自學補充更多知識,所以以下內容都是根據我過去實際的經驗而整理出來的,如果你有其他的想法,都歡迎與我交流。

線上課程可分成哪幾種?

「線上課程」是一個廣義的詞,可以泛指所有利用數位網路的方式開設的教學,所以如果你要說電子書是一種線上的文字課程,其實也不算是錯誤。

不過為了更聚焦本篇討論的內容,所以以下我先快速分享一下,我認為的幾種常見線上課程模式。當然只是形式上的差異,彼此不衝突,同樣的教學內容也可以同時用不同的方式呈現。

#1 線上講座

講座我認為是最基礎的一種線上課程模式,時長差不多會在 1~3 小時內。通常要在講座中學習到深入內容,是比較難的,最多就是理解概念跟框架而已。

講座比較常拿來做「聚眾」的功用,也可以說是銷售漏斗的最上層,所以你其實會看到很多課程廣告都會是要你先去聽免費講座,而在講座的最後一定會曝光產品,或是要你購買其他的課程。

#2 預錄課程

預錄課程基本上是線上課程的大宗,現在大多的線上課程平台,都是利用預錄課程的形式。而通常會搭配「募資」或「預售」的行銷模式,也就是課程完成一點點 (或還沒開始),就先販售,後續再根據學員們的期望來準備並錄製課程。

我覺得預錄課程最大的好處,就是隨時有空想要學習都可以,不用受限於老師的時間。但這對老師來說不見得會是好事,因為如果想要更改課程內容是比較麻煩的,而這也就造成通常預錄課程都是「賣一波」的銷售模式,較難延續。

#3 直播課程

直播課程我覺得比較常見於教「單一技巧」的教學,通常課程內容比較直觀,當下跟著老師的步驟操作,就可以完成的那種,例如:教你架起一個網站

我比較常見到的搭配,是利用預錄課程先教導理論概念,再排定時間上直播課,內容就是教一些實際操作,以及同學間的小組活動 (像是有些簡報課程會讓同學線上嘗試開口報告)。

#4 工作坊/訓練營

工作坊或訓練營,會比前面提到的幾種線上課程類型,都還有來得更久。最短的可能一整天,最長的到一整年的都有。最主要是會去培訓學員,讓他們從零到真正擁有一個完整的技能。

這種工作坊很常會運用在像是程式設計課程、講師培訓,不然就是一些身心靈的成長課程。一般都會有個明確的課程大綱,以及詳細的上課時間,需要在指定時間上課,可能還會有一些全勤制度等等。

#5 線上學院

學院會以一個領域為主軸,去規劃進入這個領域,會需要哪些能力,然後提供相對應的學習資源,並交錯搭配以上提到的各種線上課程模式,進行教學與培訓。

學院通常的收費制度會跟學校或補習班很像,你需要先付學費,然後你會有一個學期的學籍,在這個期間你可以自行選擇你想要上的科目,同時可能也會有些額外的講座或外部合作機會。

如果你還不能確定自己是否適合線上課程的學習形式,我建議你可以閱讀另外一篇:【哪種學習方式比較適合我?4象限幫你找到最合適資源】,先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

線上課程與實體課程比較

為了方便大家閱讀,我先整理一個簡單的線上課程與實體課程比較表格,但詳細的內容還是建議看後面內容,對於我的分析會有比較脈絡化的理解。

實體課程線上課程
上課時間學員需配合固定上課時間,較難重複學習上課時間可以自行選擇,不理解都能重播
上課空間有實體教室,人數受限,且成本通常較高用平台或會議軟體授課,人數理論上不限
課程架構通常會將理論包裝成活動,讓學員做中學偏理論說明與經驗分享,學員接收式學習
課程實作適合安排課程實作,講師可直接協助學員學員可照老師示範實作,但難有個別輔導
課程問答學員能當下提問,老師也可調整後續教學需有額外的問答空間,老師回應時間較慢
課堂作業作業可納入課程環節,學生擁有高完成度作業完成度低,但能篩選高學習動機學員
學習夥伴同學間熟悉度較高,是建立人脈的好方式通常需一人進行學習,但可自行組讀書會
課程更新課程更新即時方便,所需更新頻率也不高更新頻率與成本較高,造就課程週期較短
學習成效撇除個人因素,在學習實務技巧上較有效撇除個人因素,在學習理論概念上較有效

一、上課時間

上課時間

通常我們最常拿來區分線上課程與實體課程的部分,就是利用上課時間。我們都能知道,線上課程可以自己選擇時間來上,但線上課程你需要配合開課時間。

但其實這也不是絕對,現在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可以用兩個層面來看:「急迫性」與「頻率性」。

提到急迫性,實體課程幾乎都有這樣的特色,主要是受限於講師的時間,以及課程的空間,所以都一定會指定一個上課時間,你需要去配合這個上課時間。

而線上課程,通常是沒有急迫性的,隨時想要學習某方面的知識,再去購買就好。但現在很多課程平台會採取「募資」的行銷方式,這就造成了線上課程的急迫性,因為你現在沒買,未來會比較貴。

再來,提到頻率性的部分,我們都能知道線上課程最大的特性,就是可以無限重複播放,你如果有任何不懂的地方,都能夠回去再聽一遍老師是怎麼講的。

而實體課程,通常都是老師講一遍就過去了,如果你沒有聽清楚,很難一直再請老師為你重複解說 (除非你上一對一課程)。另外,這其實也很吃老師的教學方式,要努力讓學員能夠一次就能理解。

不過,現在很多實體課程,都有在改變原本單一性的模式,像是可能會錄製老師現場上課的影片,讓學員回家後可以重複觀看。不然就是利用建立社群的方式,確保學員在學習上是有真正理解的。

實體課程線上課程
急迫性有急迫性,學員需要配合固定時間無急迫性,但在行銷上會創造急迫
頻率性無法重播,但現在很多課都會錄影可以重播,不懂的部分都能再學習

二、上課空間

上課空間

基本上,實體課程一定會有個上課空間,不管是自有的教室,還是租用的空間,這也就造成了實體課程都會有人數上限。所以許多實體課程,會將同一堂課,分成不同梯次來做分流。

而線上課程比較大的優勢,在於不會受到空間的影響,所以只要行銷能力足夠,一堂課有上萬個學員確實是有機會發生的,目前市面上也有許多單堂課破萬學員的案例。

雖然線上課程空間不受限,但這部份主要是指「預錄課程」,如果你是直播課程或線上講座,通常會受限於軟體的限制,也就是可能你的會議室空間沒辦法容納那麼多同時在線的人,應對方式通常也會是採取不同梯次來分流。

針對上課空間這一點,確實線上課程的優勢會比實體課程還要高一些,主要是在成本上能夠壓低 (場地成本、人事成本、交通成本等),也許課單價相對也會比較低,對於學員是件好事。

實體課程線上課程
上課空間需有實體教室,人數會受限,成本通常會較高無需實體教室,人數不受限 (直播課或線上講座除外)

三、課程架構

課程架構

雖然說,不管是實體課程還是線上課程,在課程架構的部分,都不盡相同,有很多變化性。但就我根據上過的線上課程及實體課程來看,我認為「互動」的環節是造就兩者最大不同之關鍵。

一般來說,撇除掉額外的社群活動,線上課程受限於預錄模式,大部分的課程架構會編排地比較直觀,以講師單方面的理論說明及實務經驗分享為主,學生需單方面「接收」來學習。

但是實體課程,尤其是一整日的線下工作坊,通常在課程架構上,就不會是只有單純進行理論說明,反而會根據要讓學員學習的內容,去編排出遊戲化的活動,讓學生藉由互動中的親自體驗來學習。

所以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上完線上課程 (預錄),會發現好像聽了很多內容,但對自己沒什麼太大的幫助;反而上了一堂實體課程後,會對於知識技巧的運用及掌握來得更熟悉。

實體課程線上課程
課程架構理論經驗包裝成活動,讓學員親自體驗來學習理論說明及經驗分享,讓學員以接收方式學習

四、課程實作

課程實作

我們學習一門知識,除了理解基本的理論外,更多時候我們是需要靠著實作,來讓自己更熟悉學習到的知識。在這一點上,實體課程與線上課程也會有一些差異。

實體課程很直觀,如果時間允許,通常都會在當下就排實作的環節。像是一日工作坊,老師可早上講理論方法,下午會出任務,讓學員當下去實作,並分享實作完的心得感想。

而在預錄式線上課程的部分,若是要實作就會比較困難。導致很多時候,其實學員本身都只有看完老師講解,自己並沒有實作,或是有實作但遇到很多無法解決的問題,又沒有社群可以討論。

當然,如果是直播式的工作坊課程,實作的環節就可行,學員能看著老師的示範跟著操作。但除非學員數真的不多,或是助教數多,不然老師還是很難一個個去協助每個學員。

所以如果你今天想要學習的內容,是比較偏向實務操作的部分,我認為還是要去上實體課程,遇到問題可以立即詢問,並在錯誤中學習,學得比較紮實。

實體課程線上課程
課程實作適合安排課程實作,且老師能夠分別協助學員較難一一輔導實作,僅能由老師示範跟著操作

五、課程問答

課程問答

如果拿實體課程跟線上課程來比較,兩者在問答的方式其實是不太一樣的。

實體課程,有很多種問答方式,目前我遇過的:

  • 讓學員在上課中遇到問題馬上進行詢問
  • 將課程上到一個段落時,開放發問問題
  • 休息時間讓學員私下找到老師詢問問題
  • 讓學員把問題放入問答箱,挑問題回答

實體課程的問答方式,我認為最好的部分,在於「學員共學」,也就是一個人發問,講師可以直接將他的問題在課堂中提出來,並說明給所有學員聽,對於學員來說會是一種額外的學習。

另外,對於講師來說也方便進行即時調整。舉例來說,講師在中場休息被詢問到某個問題,在下半場時就能夠針對這個概念進行更深入地說明,讓學員的概念更加完整。

至於線上課程的部分,問答方式有以下:

  • 平台上開放學員在問題區詢問
  • 留下老師信箱,讓學生寫信問
  • 老師創一個課後社群開放發問
  • 老師另外拍一部常見問題影片
  • 老師另外開直播進行問題解答

線上課程 (預錄式) 無法讓學員在當下詢問問題,所以都會額外開一個問答區。不過我認為在效益上,會比實體課程來得差,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會閱讀問答區或參加問答直播。

這還會另外衍伸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學員上課時間都不同,所以老師一定會常常收到重複的問題,即便可能都已經大規模公告說明了。這對於老師而言,要回答不是,不回答也不是,實屬困擾。

實體課程線上課程
即時性能夠開放學員當下詢問,並立即進行解答需有額外的問答空間,且沒辦法立即獲得解答
共學性提出學員問題並公開解答,大家一起學習即便有公共問答空間,但學員通常不會去爬文
調整性老師藉問題獲得回饋,即時調整後續教學獲得回饋的時間較慢,只能夠在後續調整補充

六、課堂作業

課堂作業

我認為線上課程跟實體課程在課堂作業的部分,有很大的差異,尤其是完成度的部分。

實體課程完成率比較高,是因為通常「作業」會成為課程的其中一個重要環節,也就是你如果沒有做這項作業,你是沒辦法進行後續的學習的 (不然就是學習成效會較差)。

但是線上課程 (預錄式) 因為比較缺乏即時性,所以課程安排通常不會將作業納入必要環節中。反而作業會變成一項可有可無的部分,就等於是大家看完課程影片,想練習的自行練習。

再加上線上課程即便你完成課堂作業,老師也不會當下幫你檢核,並給予回饋,通常都需要等你上傳到作業繳交區後,等好幾個月,老師才會批改你的作業,我自己是覺得這樣的學習有些沒效率。

不過某方面來說,我覺得這也是能成為區分學員學習動機的篩選機制,所以我們會漸漸看到有些線上課程講師,乾脆就直接把作業拉成專案等級的,也就是你上完課後,如果真的想要有實務經驗,那就可以去執行老師規定的大型專案作業。

而通常因為作業難度高,會願意去執行的人數少,老師也就能直接進行個別的作業輔導,就變得有點像是菁英培訓,反而對於某些有強烈學習動機的學員來說,是件好事。

實體課程線上課程
課堂作業老師可將作業納入課程環節中,讓學員對於作業有高完成度作業屬額外任務,完成度較低,但能篩選出學習動機較強者

七、學習夥伴

學習夥伴

「同學」在學習上,會是非常重要的角色,藉由彼此的交流討論,有效幫助自己找出盲點在哪。而對於線上課程與實體課程來說,兩者學習夥伴在接觸上的方式也會不太一樣。

一般來說,實體課程多數會採取分組的方式進行,上課的時候可以跟組員互相討論,課程可能也會安排小組任務,需要協力完成。所以我認為,至少你都會對於同組的夥伴,有一定的熟悉度。

而我認為實體課程的同學,也非常有可能會變成你未來的貴人或合作夥伴。因為會學習某個知識技能,某層面來說就是對這個領域有興趣,這就更有機會在學習夥伴間建立人脈

所以,我曾經也在網路自學管道有哪些?的文章中,提到說我自己尋找人脈的其中一種方式,其實就是去參加實體課程,並盡量跟講師或同學認識,建立良好關係。

至於線上課程,雖然也是會有學習夥伴,但熟悉度可能就沒有那麼高,因為平時大家其實都是利用自己有空閒的時間上課,偶爾才會在課程社群中討論,同學私下可能也不太常有交集。

我認為如果你想要跟同學們有更多的交流,會需要的就是自行籌組讀書會,找一群也想要交流課程內容的同學來討論。這個讀書會可以是線上會議,也可以約出來見面,主要就是互相督促,相互成長。

當然,也是有些老師會特別去注重這一塊,尤其內容主題是跟人脈有高度相關的課程,就會固定舉辦線下聚會,並帶領小組活動,讓學員們彼此變得更加熟悉,串聯人脈。

實體課程線上課程
學習夥伴同學間熟悉度高,且是建立人脈的好方式同學間熟悉度低,但可以自組讀書會交流

八、課程更新

課程更新

世界一直在變,我們要學習的內容也是需要與時俱進,這時候就會有課程更新的問題了。一般來說,理論的部分不太會變,比較會調整到的部分是「操作介面」與「方法策略」。

對於實體課程而言,要更新課程其實不難,通常最多就是調整個簡報,以及上課講的內容就好;帶領學生操作的時候也一樣,如果介面因更改跟簡報上顯示得不同,也可以當場告知學員。

再加上,其實前面的段落有提到,通常實體課程的課程架構,都會是將知識包裝在課程的活動中,所以除非是產業發生重大改變,不然課程更新頻率也不會太高。

而對於線上課程來說,如果要進行課程更新,那麼就會比較麻煩了,而且偏偏線上課程的架構,會很容易因為一些小變動,就要進行大規模的更新。

對於預錄式的線上課程來說,若是需要更新,所需要花費的成本也較高,除了簡報要修改外,還需要重新進行錄製與剪輯,最後還需要發佈公告通知學員,整體下來勞時又勞力。

所以其實你能夠觀察到,預錄式的線上課程,通常週期都不會太長,大多曇花一現。對於線上課程平台來說,也都會是盡量在第一波就創造高營收,後續的長尾效應並不佳。

實體課程線上課程
課程更新更新方便且即時,頻率也不那麼頻繁更新頻率與成本高,造就課程周期短

九、學習成效

學習成效

最後,來談談學習成效的部分。當然我知道學習成效很吃每個人的學習習慣與方法,所以這邊我主要想要談的是實體課程與線上課程分別在哪種內容上,能夠有比較好的知識內容傳遞。

我認為線上課程,尤其是預錄式的那種,比較適合拿來學習「理論」:

  1. 理論就是理論,能進行單向式吸收,適合預先錄製的形式。
  2. 理論內容不太常需要有大規模更新,減少課程錄製的成本。

其實,我覺得線上課程可以想像成動畫版的「課本」,通常我們都是要先讀了課本,了解基本的知識概念以後,再去實際練習,讓自己有更多的實務經驗。

而實體課程,我覺得就適合拿來學習「實務」,除了因課程編排上,可以安排較多的實務操作,講師也可以針對學生學習狀況,即時分享自身的實際經驗。

所以我認為,撇除個人因素,線上課程在學習「理論」的成效上較佳,而實體課程在學習「實務」的成效上較佳。未來在選擇課程形式時,也可以將這當作其中一個判斷指標。

實體課程線上課程
學習成效撇除個人因素,實體課程學習實務會有較佳效果撇除個人因素,線上課程學習理論會有較佳效果

結論:有學到知識才會是重點

看到這邊,也許你腦中會有很多想法,因為其實路是人走出來的,上面任一項優劣式,都是有可能被另外一種形式所取代或改變的。

回歸到最初的線上課程模式,可能只是教授將上課教學內容錄製下來,放到網路上公開 (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公開課 Mooc);但演變至今,線上課程已經有各式各樣的形式,可見模式絕對是能改變的。

所以如果你要問我:「線上課程跟實體課程哪個比較好?」我會認為這個問題放錯重點了,重點應該是:「哪種課程模式更加適合你?能夠讓你學習到更多知識?

像是線上課程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單方面吸收」,所以我除了會學習理論外,也會購買相同主題但不同老師的課程,看看他們的操作方式哪裡不同,並去進行思考;而實體課程對我來說就是「雙向性互動」,我會想要藉由分享自我的實際操作,跟老師與同學共同討論,一起成長。

線上課程/平台相關優惠資訊

線上課程/數位學習相關文章

【手機版 表格資訊在下方】

線上課程與實體課程比較,9個你應該知道的相異之處 2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內容已被保護!
文章目錄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