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格式

E-book電子書是什麼?

格式比較,平台及裝置推薦


這篇文章僅會簡單帶到電子書的製作,若想了解更完整的內容,可以參考另一篇電子書製作的文章,或是加入《人人都是作家 – 0 成本自出版電子書》線上課程,我有幫各位爭取到限量折價券,輸入 DEANCOUPON 可以直接折抵 NT$600 元。

前言

你有多久沒拿起一本書閱讀了呢?在這個科技當道的時代,很多知識來源都來自網路。但根據很多高效閱讀的課程或專家觀點文章,都還是認為有些知識是書外無法獲得的。

而相較於過去的實體書籍,現在也擁有了新的閱讀模式,像是說書,以及我們所熟悉的「電子書」。

但是,你真的了解什麼是電子書嗎?也許你會這樣認為:

  • 電子書不就是用平板或手機看的書嗎?
  • 電子書內容感覺會比實體書還要精簡?
  • 電子書的銷量應該還遠不及實體書吧?

從 2007 年開始,世界最大電商 Amazon 推出初代的電子書裝置 Kindle 後,不但轉換了出版業的產業型態,更徹底改變了全球人們的閲讀習慣。

  • 2008 年,Kindle 電子書銷售量已佔 Amazon 圖書總銷售量的 6 %。
  • 2010 年,Kindle 電子書銷售量正式超越實體書。
  • 2012 年,Kindle 電子書銷售量已是實體書的 3 倍。

現在,電子書已然成為一項新時代的趨勢。當你手上拿著電子書裝置在閱讀時,你有仔細想過電子書究竟是什麼?它又是怎麼出現的嗎?

這項劃時代的革命技術,你不能不了解它。接下來這篇文章我將為各位作詳細的介紹,包含電子書格式比較、平台及裝置推薦。

E-book電子書是什麼?

電子書是什麼?

電子書 (electronic book),俗稱 e-book,是藉由電子紙顯示技術與電子墨水 (E-ink) 結合,將數位化的內容裝載於電子顯示器。

還是不懂對吧?講得更簡單就是:

  • 把書籍的內容變成電子檔
  • 使用指定的電子裝置來閱讀

所以其實廣義來說,只要是用電子裝置來閱讀有關文字與圖片內容的檔案,就能稱作電子書。就像你用 Word 做了一份報告,存檔後用手機看它,它就算是一種電子書。

與傳統實體書籍的差異

電子書與傳統書籍有哪些差異呢?最直觀的差異就是因為內容電子化,存於網路上或裝置中,所以並不會有實體的書本出現。除了這點以外,還有幾項差異,以下用優缺點的方式說明。

電子書與傳統書差異

#1 優點

對於讀者

1. 較環保

電子書不需依賴紙張,而是利用「磁儲存」的方式,將內容存於磁性介質中,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

如此一來,減少紙張用量就能夠減少木材的消耗,一張300MB的光碟存量能夠抵用超過100本的書籍內容,實實在在落實了環保的概念。

2. 方便性佳

重量:一本 300 頁左右的實體書籍重量大約跟一個電子書閱讀器的重量差不多。帶 10 本實體書出門,你會重到懷疑人生;但假如你今天使用電子書,就算有 100 本,重量還是一樣,不會變重。

體積:對於那種體積非常大的書籍 (EX:百科全書、原文參考書),要帶出門可能背包還放不下。此時使用一個電子書閱讀器,不但節省體積,說不定內容還比實體書籍豐富。

方便性佳

3. 保存性佳

一本實體書籍了不起儲藏個幾十年,可能就會開始泛黃、長書蟲…。電子書則能永久保存,沒有任何變質的困擾。(不過有些書籍是年代越久越有價值,這個就不在探討範圍內)

4. 豐富度高

和傳統書籍不同的是,電子書除了文字外,還可以搭配圖像、影像、聲音…等,更可利用連結對於不懂的部分進行查詢,知識與資訊再也不局限於文字的內容中,大大提高了豐富度。

5. 個人化

電子書擁有許多個人化的功能,像是:

  • 書籤
  • 劃記
  • 內容擷取
  • 文字大小調整
  • 個人書庫功能
  • more and more…

根據不同的閱讀裝置,更有著許多不同的個人化功能。

對於作者

1. 製作成本低

製作一本電子書,你只需要:

  • 足夠的電
  • 能用的電腦
  • 穩定的網路
  • 有運作的大腦

三者加起來的費用,絕對低於傳統書籍的印製費用。

2. 利潤高

Q:傳統書籍如何賺錢?

  • 假如你寫了一本書,透過出版商來幫你發行,只要每賣出一本,你就能賺到「版稅傭金」,但是普遍來講並不會太高,最高可能也只有 15%。

Q:電子書如何賺錢?

  • 假設你寫了一本書,透過電子書平台上架,你就是你自己的出版商,一本書賣多少,扣除給平台的費用外,能還保有 70% 以上的利潤。

3. 通路減短

一本傳統書籍從印刷廠出廠後,還得先運送到各個書店上架,等客人購買後才可以被閱讀,對於作者來說是個漫長的等待。而銷售電子書,世界各地的任何人,只要登入電子書平台,按下購買鍵後直接就可以觀看,大大減短了銷售通路。

4. 無需印刷及運輸費用

電子書製作完直接就能上架,讀者購買後也能夠馬上閱讀,不用印刷,更不用運輸,當這些費用都省去後,利潤就更高了。

5. 無需庫存

對於傳統書籍來說,印製一次可能都上千本,不但需要實體空間置放,更有著「滯銷」的問題。相對於電子書,只需要一點點儲存空間來存檔案即可,更不會有滯銷的問題,上架後沒人購買還是可以一直放在那邊,平台也不會收取額外的費用。

雲端上傳

#2 缺點

對於讀者

1. 較傷害眼睛

大多數的電子書都必須使用閱讀裝置,而長時間盯著螢幕對眼睛來說很容易造成傷害。針對此問題,目前有許多設計閱讀裝置的廠商都盡力在做改進,希望能夠讓螢幕對眼睛造成的傷害降至最低。

2. 降低記憶力

根據研究,閱讀實體書籍時,因為除了視覺感受外,仍有翻書的觸覺感受,這點有效幫助記憶書本內容。但是當運用電子裝置閱讀時,就無法擁有觸覺感受,因此對於內容的記憶力會降低。

3. 無法速讀

一般我們要速讀一本實體書都是:目錄->章節略讀->內容細讀。但是電子書卡在沒有頁數 (只有趴數),很難快速找到想閱讀的內容,進行速讀。

4. 轉移性差

傳統書籍假如自己看完,朋友想要借去看,你可以直接借給對方。但是電子書只能存在於你的系統內無法轉移,別人若要借,就只能借出整個閱讀裝置,然而在借出的時間內,自己就將無法繼續閱讀。

5. 電力問題

閱讀一本電子書,除了購書費用外,最大宗的額外費用非電費莫屬。相較於傳統書籍,電子書裝置是需要定時充電的,不但有多餘的電費外,若是在電力不足或是找不到電力來源的地方,閱讀電子書的時間就會有限。 (雖然現在的電子閱讀器大多都可以撐至少一個星期以上)

電力不足

對於作者

1. 複製容易

一本實體書籍,人家若要完整複製內容可能比較困難,但是對於電子書來說,文字內容皆已電子化,一鍵複製是非常容易的,這樣的複製行為,對於作者的著作權將有很大的傷害。不過現在許多電子書平台都加入了數位版權管理 DRM 功能,保護作者的版權。

2. 競爭強

過去實體書籍若要出版,必須找到願意幫你出版的出版商,假使內容不夠好,被出版商打槍的機率很高。但是現在,每個人只要有想法,都可以直接製作成一本電子書上架販售,競爭將會越來越強。另外一個層面來說,不好的書籍可能也會因此氾濫。

電子書可以在哪看?

有哪些地方能看電子書呢?

  • 桌上型電腦
  • 筆記型電腦
  • 手機:IOS、Andraid系統皆可
  • 平板:IPAD、各廠牌平板皆可
  • PDA:已經被手機取代
  • 電視
  • 手錶:越來越多的智能手錶有加入閱讀電子書功能
  • 電子閱讀器:不同的電子書平台,如 AmazonKoboReadmoo … 等等,都會推出支援自己系統的墊子閱讀器。

電子書平台推薦

電子書平台簡單介紹上架教學文
Amazon電子書龍頭,藏書量第一名點此觀看
Rakuten Kobo世界第二大,支援語言眾多點此觀看
Readmoo台灣最大 Epub 電子書平台點此觀看
Google Play Books首個進入台灣的電子書外商點此觀看
Pubu本土電子書商,支援格式多點此觀看

#1 Amazon

亞馬遜

Amazon 算是電子書界的超級元老,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電子書平台,近幾年才開始打入台灣市場,公開販售超過兩萬本繁體中文的電子書

1. 書籍市場

  • 英文
  • 日文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2. 閱讀載具

  • IOS
  • Android
  • PC
  • Mac
  • 電子閱讀裝置 (Kindle)
  • Web (網頁)

3. 特殊功能或服務

  • 包月服務:類似借書功能,每月固定繳 12 元人民幣,一次就能借 10 本書,歸還後還可以再借新的。
  • 推送功能:用 Email 將電子書或是文檔以附件的方式發送到個人 Kindle 或 APP 中,檔案格式可為 mobi、txt、html、rtf、doc、docx。
  • 雲端管理:可雲端管理 Kindle,註銷裝置、推送和刪除書籍直接雲端搞定。
  • 收藏夾:可用收藏夾功能分類書籍,並在手機APP、網頁、閱讀裝置上同步資料,PC則只有添加收藏夾的功能。

4. 其他特色

  • 超便宜:不只比實體書便宜,更比其他電子書平台便宜。為什麼?因為亞馬遜販售的電子書都是直接找知名作者創作,而非透過出版社。
  • 帳號:亞馬遜帳號有分不同國家,美國日本中國加拿大墨西哥巴西英國法國西班牙德國義大利荷蘭印度,各帳號是不能互通的。為什麼?因為有些國家 (例如:中國),對於書籍的內容審查制度非常嚴格,可能會作出刪減的動作,故必須分開販售。

#2 Kobo

樂天KOBO

Kobo 是目前全世界第二大的電子書平台,在許多國家都有正式賣場,包含台灣。

1. 書籍市場

  • 英文
  • 日文
  • 繁體中文

2. 閱讀載具

  • IOS
  • Android
  • PC
  • Mac
  • 電子閱讀裝置 (Aura one…等)
  • 不支援網頁閱讀

3. 特殊功能或服務

  • 網頁下載:可直接從網頁下載電子書,有數位版權管理 DRM 的保護,需藉由 Adobe Ditital Edition 在閱讀裝置閱讀。
  • 收藏夾:可用收藏夾功能分類書籍,並在手機 APP、閱讀裝置上同步資料,PC 則沒有此功能。

4. 其他特色

  • 無雲端功能:無法上傳電子書到雲端書櫃,也不能在雲端管理 Kobo 閱讀器。
  • 優惠:除了每日特價 99 元的書籍外,周末還會全館打 75 折,特殊節日更打到 5 折。且有點數回饋的機制。
  • 單一帳號:只需要一個帳號即可通用所有超過 30 個國家的 Kobo 平台。

#3 Readmoo

readmoo logo

最大的繁體中文 EPUB 電子書平台,也是台灣本土的電子書城。

1. 書籍市場

  • 繁體中文

2. 閱讀載具

  • IOS
  • Android
  • PC
  • Mac
  • Web (網頁)
  • 電子閱讀裝置 (Mooink)

3. 特殊功能或服務

  • 雲端管理:雲端書櫃大小有 1 GB,支援檔案類型有很多種 (epub、txt、docx、pdf),可上傳自己的電子書檔案到雲端,也可以同步到閱讀器閱讀,但是不能在雲端管理 mooink 閱讀器。
  • 新增網址:在雲端書櫃上可以輸入網址,系統會直接將網頁內容轉換成電子書,接著同步到閱讀器閱讀。
  • 提報書籍:如果想看的書籍沒有電子書,可以提報成想看的書籍,如果電子書一上架就會提醒你。
  • 贈書:可輸入欲贈與人的 Email,系統將會寄送書籍兌換碼給對方,且贈書功能可搭配其他優惠活動。

4. 其他特色

  • 優惠:雖然價格定位較高,但是在書展或周年慶時會有三本 75 折的優惠,更有讀墨禮券嗜讀 999 等不同的方案。
  • 暢讀:雜誌、小說和刊物類有繳月費看到飽的服務,詳細請參考官方頁面

#4 Google Play Books

Google play books

也許很多人不知道 Google 自己也有電子書平台,甚至出現的時間還比大家熟知的 Google Play 商店還早,且在藏書量與功能上都十分有競爭力。

1. 書籍市場

  • 全球超過60個國家

2. 閱讀載具

  • IOS
  • Android
  • PC
  • Mac
  • Web (網頁)
  • 電子閱讀裝置 (有支援EPUB或PDF的裝置皆可,需另外安裝 Adobe Ditital Edition)

3. 特殊功能或服務

  • 雲端上傳:可藉由 IOS、Andriod 或網頁將 PDF 或 EPUB 文件直接上傳到雲端 (最多1000個),不用透過應用程式。
  • 同步:書籤和閱讀位置會在所有跟Google Play圖書有關的應用程式中同步 (帳號要相同)。
  • 特殊翻頁:在Android和IOS上,都可以使用3D翻頁的效果,也可以使用音量鍵翻頁。
  • 聽書:如果發布商允許,Google會把書籍的內容文字轉成Google語音,讓讀者也能用「聽」的閱讀 (不過要連接網路)。

4. 其他特色

  • 租書:雖然 Google play 圖書沒有像其他平台一樣有許多價格優惠,不過有開放租書的功能,大多以教科書為主。
  • 搜尋:Google play 圖書的搜尋功能十分特別,不像其他平台用分類、出版社、作者…等方式搜尋,而是直接靠 Google 強大的搜尋引擎搜尋。

常見電子書格式比較

電子書平台支援格式(圖文)
PubuEpub、PDF、DOC、PPT
ReadmooEpub、DOCX
Google Play BooksEpub、PDF
Rakuten KoboEpub、DOC、MOBI
AmazonDOC、AZW、MOBI

TXT

最基本的純文本格式,大部分人最初接觸的文字格式應該就是 txt (電腦的記事本就是 txt)。

  • 優點:體積小,幾乎所有閱讀裝置都可開啟 txt 格式。
  • 缺點:不支持複雜排版,也不支援插圖,作為電子書非常陽春。
電子書格式比較 TXT

MOBI

mobi 是舊型的 Amazon 電子書格式。

  • 優點:其餘格式轉換成 mobi 較容易。
  • 缺點:對於復雜的排版、圖表或公式…等元素的相容性較低,且漸漸被其餘格式取代。
MOBI

AZW

和 mobi 一樣為 Amazon 電子書的格式。

  • 優點:英文書籍數量非常多,市占率也很高。
  • 缺點:此格式只適用於 IPAD 和 Amazon 所出的電子閱讀裝置 Kindle,不支援直排中文格式,無法作精美排版。

azw 有個很龐大的家族:

  • azw:KF7格式的別稱 (Kindle格式版本7)。
  • azw1:topaz格式的別稱 (.tpz)。
  • azw3:KF8格式的別稱 (Kindle格式版本8),是 Amazon 電子書目前最主要的格式
  • azw4:多用於教科書 (類似PDF)。
  • azk:適用於 Apple 產品Kindle Reader 的特殊 iOS 版本。
AZW

EPUB

目前最通用的一種電子書格式,幾乎每種裝置都可閱讀 (Kindle 除外,後面會說明)。

  • 優點:支持複雜排版、插圖、內嵌文字、異字體功能,此外也可插入音訊與視頻,最重要的是它可以適應屏幕,也就是會依照你的電子裝置大小調整內容排版。
  • 缺點:圖文穿插功能和對於格式的掌控不如 pdf。

epub2 和 epub3 比較:

  • epub2:較適合文字為主的電子書,如:小說。
  • epub3:重是圖文和排版的電子書,如:繪本、漫畫。
EPUB

亞馬遜電子閱讀器 Kindle 為什麼不採用開放標準的 epub 格式呢?

亞馬遜表示因為它們的創新速度非常快,為了要能夠將創新的成果迅速結合到產品,所以必須採用它們自己的標準格式

採用自己的格式就能在自己產品創新時,同時更新自家的格式,就不用等第三方格式更新後才能跟進。

PDF

這個大家應該很熟悉,是由 Adobe 開發的開放移動文檔標準格式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幾乎通用於所有平台,許多學術資料也都以 PDF 呈現。

  • 優點:提供強大的排版效果,可以作插圖、表單、內嵌字體元素 … 等複雜排版,且有許多支持的軟硬件,可以完全複製紙本書的樣貌。
  • 缺點:因為高度還原紙本書樣貌,所以在小屏幕上需要不停地放大縮小,且沒有翻頁功能,導致閱讀品質較不佳。另外,掃描的 PDF 解析度可能會非常不清楚。
PDF

DOC

doc 全名為 document,是微軟 Word 常用的格式。後來的 docx 也與 doc 差不多,只是檔案變得更加輕巧。目前 Google 雲端文件也是使用 Word,算是非常普及的格式。

  • 優點:許多平台都能直接將 doc 轉為 epub 格式,目前除了 Google Play Books 不支援外,其他都能支援,算是蠻通用的格式。
  • 缺點:雖然大多平台都能自動轉檔,但也都要符合規定格式,如果不符合的話,還需要另外花時間去除錯。(例如:讀墨上架 doc 檔規定)
word

為什麼要用電子閱讀器

#1 閱讀舒適度高

一般電子產品的螢幕都使用了一種較作「背光」的技術來顯示,為了讓整體的色彩表現度更強,但是也因此造成了光點均勻性難控制的問題。所以如果用手機或平板螢幕觀看電子書時,會在畫面上感受到「格紋感」,導致久看眼睛會不適。而電子閱讀器就是專門用來觀看電子書,所以並不是採用背光技術,畫面看起來眼睛就比較舒服。

#2 隨時隨地觀看

一般手機或平板可能在大太陽底下螢幕就完全看不見了,但是電子閱讀器並不會有這個問題,因為電子閱讀器是採用電子墨水 (E-Ink),也就是電泳式的液晶技術,沒有紅黃藍的光線直射,做到了高彩度、高亮度和低耗電的技術。

#3 方便性非常高

綜合以下各項:重量輕、體積適中、畫面大小適中,整體的方便性最佳。

重量體積畫面大小
電腦
平板
手機
閱讀器中(小於平板)

電子閱讀裝置推薦

#1 Amazon 閱讀器:Kindle

KINDLE

Amazon 自家生產的閱讀器叫作 Kindle,從2007年生產第一代大賣後,到現在已經出到第九代了。支援TXT、PDF、MOBI、AZW,不支援EPUB

第一代

唯一一款可以通過 SD 卡擴展內存量的型號。
• Kindle

增加電池使用時間、加快頁面刷新速度、增加朗讀功能、支援PDF。
• Kindle 2
• Kindle 2 國際版
• Kindle DX
• Kindle DX 國際版

第三代

取消數字鍵 (只剩5個按鍵)、支援 Unicode 字體 (繁簡體中文)。
• Kindle Keyboard

第四代

儲存空間減少,但電池續航力增加。
• Kindle
• Kindle Touch (按鍵改為觸控螢幕)

第五代

提供新字體、提高翻頁速度。
• Kindle
• Kindle Paperwhite

第六代

顯示更高的對比度、處理器效率增加、觸控能力改善。
• Kindle Paperwhite 2

第七代

外型大改造 (螢幕邊緣齊平、背面有稜角和電源開關)、像素再提高。
• Kindle
• Kindle Voyage
• Kindle Paperwhite 3

第八代

智能推薦書籍功能 (依照設定的英文能力推薦電子書)
• Kindle Oasis
• Kindle 8
• Kindle X 咪咕 (與中國合作開發)

第九代

7 吋大螢幕、符合人體工學的單手持握設計、加入防水特性。
• Kindle Oasis 2
• Kindle Paperwhite 4

Kindle 使用心得

KINDLE使用心得

目前 Kindle 的主要版本有三種:

Kindle 雖然每個版本都有些許不同,但有幾個共通點特別想提出來:

1. 容量大

Kindle 原始的內建容量就已經非常大,對於一般純文字書籍已經很夠用。若是愛看漫畫或小說的人,可以考慮購買更高容量的版本。

2. 閱讀舒適度高

Kindle 對於螢幕光源的分布上非常平均,就算長時間閱讀也不太會感受到眼睛不適。

3. 電池續航力強

Kindle 的電池續航力很強,我閱讀一個星期左右 (每日平均2~3小時) 再充一次電都可以。

4. 簡體轉繁體

許多人認為 Amazon 上的書籍多以簡體中文為主,但是其實 Kindle 的翻譯功能已經可以輕鬆轉簡為繁,雖然偶爾會有幾個字漏翻,但不影響整體閱讀品質。另外目前 Amazon 也有開放繁體中文書的平台。

5. 電子書很便宜

Amazon 的電子書真的非常便宜,而且常常又會有打折的優惠,對於喜愛閱讀的人是件好事。

6. 格式受限

我覺得最麻煩的部分就是 Kindle 不支援 EPUB,許多 EPUB 格式的電子書都得另外轉檔才能在 Kindle 觀看。

#2 Readmoo 閱讀器:MooInk

MOOINK
取自:Readmoo

Readmoo 開發的閱讀器叫作 MooInk,是全世界唯一專門為繁體中文設計的電子書。目前主要支援格式有 EPUB、TXT、DOCX、PDF。

我覺得 MooInk 做最好的設計是以下兩個:

1. 繁體中文人性設計

不但有內建的繁體中文字型,更貼心的提供直橫排切換,對於繁體中文的排版來說是一件非常具人性的設計。

2. 護眼設計

除了高解析度 (300ppi)、高色階 (16灰階),更有無背光和低藍光的特性,且螢幕可控制色溫,隨時隨地都能清楚閱讀。

MooInk 與 MooInk Plus 比較

MooInkMooInk Plus 是 Readmoo 推出的兩款電子閱讀器,先讓我們看看兩者在規格上的不同:

MooInkMooInk Plus
螢幕6 吋7.8 吋
重量(無殼)180g250g
解析度1072×1448 (300ppi)1404×1872 (300ppi)
觸控紅外線式電容式
翻頁觸控觸控+實體按鍵
記憶體8GB (可用 6GB)8GB (可用 5.7GB)
電池1500mAh1200mAh
尺寸11.6 x 16.9 x 0.95 cm14.7 x 19.98 x 0.769 cm

MooInk Plus 是在 MooInk 推出後的一年推出的,這裡舉出兩者的幾個差異點:

1. 實體按鍵

MooInk Plus 比 MooInk 左右多了實體體按鍵,在單手翻閱上更加方便。

2. 質地觸感

MooInk 是光滑的質地,但 MooInk Plus 的質地是霧面,這對於我這種手特別滑的人很危險 (常常從手中飛出去),不過這個問題可以添加保護殼來改善。

3. 對比度調整

MooInk Plus 加入了對比度調整的功能,可以按照閱讀習慣調整對比度。不過我個人比較常看純文字的書籍,所以這功能來說對我沒太大的用處。

這裡有個影片也是在作兩者對比,可以參考看看:

對於無法在兩者間作選擇的人,可以聽一下我的建議:

  • MooInk:以攜帶方便為主,比較不在意畫面大小,那你可以買 MooInk 就好。
  • MooInk Plus:追求真實閱讀感 (7.8吋剛好是一本書的大小),且習慣單手閱讀的人,可以選擇 MooInk Plus。
  • MooInk Pro:10.3 吋超大螢幕,除了機體本身外,更可加購「電容筆」,適合喜歡邊閱讀邊記錄的人 (工作也可用)。

#3 Kobo 電子閱讀器

KOBO閱讀器

Kobo 的電子閱讀器就沒有固定名稱,支援的格式主要有 EPUB、PDF、TXT、HTML、MOBI,而目前主要流通在市面上的型號分別為:

對於它們來說,輕巧方便是共同的優勢。接下來分別作簡單的優缺點介紹,先給大家看一下規格比較:

Kobo Aura OneKobo Clara HDKobo Forma
螢幕7.8 吋6 吋8 吋
重量(無殼)230g166g197g
解析度1872×1404 (300ppi) 1448×1072 (300ppi) 1920×1440 (300dpi)
記憶體8GB、32GB (限量版)8GB、32GB8GB(日規)、32GB(美規)
尺寸195.1 x 138.5 x 6.9 mm159.6 x 110 x 8.35 mm177.7 x 160.0 x 4.2~8.5 mm
特殊功能防水、夜間抗藍光自動調節色溫亮度下巴設計(可持式手柄) 

Kobo Aura One

  • 優點:這台最大的優點就是能防水,另外還提供夜間閱讀跟抗藍光的功能。7.8吋螢幕也是仿造實體書籍的大小,所以閱讀起來很舒服。
  • 缺點:劃記上沒辦法快狠準,有時候在劃記同步上也有問題 (其他地方不會顯示劃記)。另外就是因為 Kobo Aura One 是國際版,翻譯時難免會有缺字的狀況,需要另外安裝字型與輸入法。

Kobo Clara HD

  • 優點:加裝了光感測器,可以感應環境光線變化,進而調節螢幕暖度。另外也多了直接連結 Kobo 書店的功能。
  • 缺點:雖然體積小方便攜帶,但是對於愛看漫畫的人來說螢幕會過小。

Kobo Forma

  • 優點:不但延續舊代的背面紋路防滑設計,更多了可持式手柄,讓使用者不容易滑落。
  • 缺點:翻頁時容易觸控到劃記重點,且很常畫面會卡住。

下面這個影片是比較 Aura One 跟 Forma,我覺得蠻仔細的,可以參考看看:

我該買哪種閱讀器?

說了那麼多,那到底該買哪種?以上介紹也只是眾多閱讀器中幾個比較有名的,不太可能全列出來。

所以接下來我會針對不同的閱讀習慣給予一些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1. 習慣的平台

買閱讀器還是以自己平常習慣購書的平台為主,不管在功能或是格式支援上都會比較佳。

2. 習慣看英文書

習慣看英文書就買 Kindle 吧,Amazon 是英文書量最多的平台。

3. 習慣看繁體書

習慣看繁體書的話就選 Readmoo MooInk,不過讀墨的電子書量還有待增加,常常會找不到書。

4. 閱讀不分語言

所有語言都看的話,折衷選擇就是 Kobo FormaKobo Clara HDKobo aura one 囉。

5. 追求閱讀觸感

如果很在意電子閱讀器拿起來的觸感的話,那 Kindle 會是你的好選擇。

6. 愛在黑暗中閱讀

愛在黑暗中閱讀的人一定要找螢幕低藍光的,如果有自動調節光線的功能會更好。

7. 愛在泡澡或煮菜時閱讀

就是像我這種人,一定要買可以防水的機型。

8. 隨時隨地都想閱讀

隨時隨地都想閱讀的話建議閱讀器尺寸別太大,以方便攜帶為主,純文字閱讀的話大概 6 吋差不多。

9. 習慣看漫畫書

習慣看漫畫書的人至少要買 7 吋以上。

10.習慣看圖文書或論文

圖文和論文用電子閱讀器觀看的品質比較不好,建議用其他方式觀看。

結論

上面介紹的幾個電子閱讀器都各有其優缺點,端看每個人的個人喜好與需求去作選擇。

雖然有些電子書格式可能在某些閱讀器上不支援,但我認為對於這點不用太擔心,現在網路上對於轉換電子書格式的教學比比皆是,真的需要時再花點時間研究即可。

雖然電子書現在在台灣還不算很普及,但是 Amazon 已經開始經營繁體中文書的市場,各大本土平台也持續努力與其抗衡,在未來勢必會成為一個趨勢。

至於如果你想要了解怎麼製作自己的電子書,可以參考人人都是作家 – 0 成本自出版電子書這堂線上課程,是我上過覺得講解最清楚的製作電子書課程。

【Dean 有幫各位爭取到限量優惠,輸入 DEANCOUPON 可直接折抵 NT$600 元】

電子書相關延伸閱讀

E-book電子書是什麼?格式比較,平台及裝置推薦 1

在〈E-book電子書是什麼?格式比較,平台及裝置推薦〉中有 2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內容已被保護!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