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個高效學習法則課後心得

15個高效學習法則課後心得

應對不確定的未來:學習如何學習


前言:我們都該學習如何學習

出了社會,可以說隨時都在打掉重練的狀態,我們遇到的領域幾乎是課本上不會學到的。

一開始還是菜鳥的時候,需要搞清楚人際上的應對進退、應付大量突如其來的雜務、對上管理等等;就算變成了一隻老鳥,如果不想停在原地,仍舊得不停往前,學習新的事物。

這堂《什麼都學得會!15則高效學習法則,快速上手新能力》談的是「如何保持最佳學習狀態,把知識價值最大化」,講師吳沛燊畢業自台大醫學系,是醫生也是資料科學家,橫跨醫界與商界。

他提到,每個人都該學習如何學習,是因為學習不是靠努力,而是靠方法。

因此,這堂課的架構分為「基本功」和「筆記法」等兩大主軸,整體的課程綱要如下:

課程大綱核心重點
打底培養學習心態
心智減少干擾,提升專注力
篩選蒐集對目標有用的資訊
轉化萃取資訊,打造個人知識系統
活用善用知識複利,提升個人影響力

如表格所示,一開始的基本功會從建立心態開始,教你如何「養成自律習慣、減少干擾、提升行動力、強化記憶」等,看起來像是老生常談,但其實很多時候是能不能高效學習的關鍵。

除了基礎的規律生活有其必要性,也必須建立起「學習就在此時此刻」的心態,平時帶著開放的覺知、保持好奇心,因為隨時我們都有可能會觀察到需要學習的新事物。

到了進階的「筆記法」,則是教你應用生產力專家 Tiago ForteCODE 筆記法提煉知識。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專注力是珍貴的資源,因此要確保所蒐集來的資訊不是神桌上的牌位,而是確實會應用在生活或工作中的資訊,才不會浪費我們有限的專注力和時間。

由於 CODE 筆記法需要講解的細節比較多,課程的後半主要都是在說明這個筆記法的應用方式,講師也會提供在蒐集資訊時可用的架構、提問技巧等附加內容。

高效學習的5個基本功

高效學習基本功

#1 建立心態

我們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但通常要在「書到用時方恨少」才會驚覺到這件事,可出了社會之後,什麼課表、進度統統沒有,全部都要靠自己,就算問前輩,前輩也忙到沒時間管你。

如講師本身剛出社會時,想向前輩請教,卻被前輩臭罵一頓:「你來實習,連這個都不會!」

你遇到這種時候,會怎麼辦?是越挫越勇一直問,還是想別的方法呢?

講師當時的做法是「向同儕學習」,他先觀察前輩和優秀同儕,拆解出他們能夠做好事情的關鍵,歸納出下一步該怎麼做,最後再想辦法套用到自己身上。

因此他強調「學習是隨時隨地的事情」,當你理解學習不是只有發生在回家努力讀資料或讀書,而是隨時學習、隨時運用時,你才會真的多看、多聽、多想,想辦法找到能為自己所用的資訊和經驗。

最後,課程裡還提到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高效」跟「快速」不一樣,「高效」指的是用比較有效率的方式來學習,並非快速學習。講師比喻,學習知識就像拼圖一樣,需要我們一點一滴地累積、拼湊起來,需要時間也需要耐心,最終才會變成個人化的知識系統

像他自己,念書時就對投資很有興趣,但也是用零碎時間去讀相關資料,整整花了兩年的時間,才把蒐集到的知識系統化,並對這件事有比較通透的理解。

#2 養成自律習慣

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都需要高度的專注力,講師提的第一個建議就是「運動」,每天從 10 分鐘開始,先養成習慣就好,再慢慢增加運動的時間。

但他提到,如果你沒有固定的作息,很容易就會放棄運動。

因此,建議「固定起床時間」,先設下幾點要到辦公室,回扣通勤、準備、早餐、盥洗、運動等時間,就知道該幾點起床、睡覺,如以下表格:

上班時間9:00 AM
扣除通勤時間-1 小時
出門時間8:00 AM
扣除準備時間-2 小時
扣除運動時間-0.5 小時
起床時間5:30 AM
睡眠時間10:30 PM

另外,講師特別強調,運動和睡眠都是看起來好像可以被犧牲,但其實是工作效率的關鍵

畢竟,睡眠是大腦整合資訊的時間,沒了充足的睡眠,我們的大腦無法整合清醒時得到的資訊,如果你的工作需要靈感或大量決策,那就更該睡眠充足。

#3 減少干擾

何謂減少干擾?這邊分成「不再拖延」和「找出優先事項」。

只要不拖延、先找最重要的事情處理,手邊的任務就不會都只進行到一半,好像很忙但又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因此,講師建議你先知道自己為何而忙,也就是找出真正的長期目標是什麼。

他以自己的工作舉例,因為經常要開會,上司覺得只要是資料科學的東西,就丟過來或是叫他查一下,搞得他雜務越來越多。最後,他找出方法,就是先分辨什麼事情跟目前的工作有關,再安排優先次序,甚至刪掉一些完全沒必要做的事情,讓自己手邊的任務能對準真正的目標。

再來,要想「不拖延」,就把長期目標拆成至少 3 個短期目標,再訂出每個目標的下一步行動。

此外,這章最後提出的「自己使用說明書」還蠻有意思的,他認為需求方只能提出需求,但實際如何執行必須由他決定,因此把這些規則寫下,昭告上司、組員、合作方等,管理好自己的界限,就可以保護自己的精力和時間

#4 確實行動

這章談的是:決定好了該做的事和目標,但要怎麼戰勝惰性,讓自己確實動起來?

講師提出 3 個方法:

  • 整合每天要做的事:如果你有想做的事,就找出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把這兩件事合併起來。如講師常常忘記到郵局寄信,他就乾脆把信塞到鞋子裡,這樣出門就一定會看到。
  • 設立提醒機制:把提醒自己要做的事,放在每天都會查看的地方。講師自己經常忘記要報稅,就把提醒事項放在每天都會查看到 Google 行事曆,而且放在行事曆也意味著必須先決定好執行日期,能處理掉就趕快處理掉。
  • 昭告天下:如果你真的還是很懶,那就試試看把要做的事公開寫在社交平台上。人都是怕丟臉的生物,都已經發出來了,再怎麼樣也會逼著自己在死線前趕出來。

#5 強化記憶

大腦是靠連結既有資訊來記憶的,也就是說,與自身高度相關的事物,最容易被我們記住。因此,先從與手邊任務相關的資訊開始蒐集和學習,效果最好。

但說實話,我們最常遇到的,是必須在未知領域探索的情形。

對此講師建議,先找出是否有類似的案例、書或相關資料,再找出哪些內容有用,先針對這些內容做研究和閱讀,接著模仿,做了之後再回頭補足資料。

這是因為,在什麼都不懂的情況下,先藉由參考、模仿其他案例的方式,抓到一些起頭的點,再從執行過程中慢慢補齊不足的東西,才能創造與已知知識的連結

此外,這邊也提供了幾種強化記憶的方式,如抄下來或用自己的話再寫一遍,手寫可以刺激大腦生成神經元,或用手勢、走動、高低語調等方式來強化記憶。

最後,「提問技巧」也是我覺得很不錯的部分:先搞清楚自己要問什麼,避免問得太籠統,再把問答題變成選擇題,複述一遍對方的意見,以免有誤解的部分。

延伸閱讀:創作者該如何請教前輩?你必須知道的 6 大原則

高效學習的應用:CODE筆記法

高效學習實際應用

CODE筆記法是什麼?

CODE 筆記法就是蒐集對自己有用的碎片知識,累積並打造個人知識系統的方法

這個方法分為 4 個步驟,分別是:

  • 蒐集 (Capture)
  • 整理 (Organize)
  • 萃取 (Distill)
  • 分享 (Express)

蒐集和整理是發散的宏觀階段,而萃取和分享就是屬於聚焦的整合階段。我們以前的筆記方式,大多停留在蒐集和整理,能夠進階到萃取和分享的人極少。

如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身兼三職,教師、顧問和作家,在教學時所蒐集到的內容,就能夠應用在顧問工作上,而整合了顧問工作的經驗和教學內容,就變成了一本本暢銷書,讓他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

但講師也提到,所謂「專家」其實是相對的,你在這個領域有經驗,累積之後分享出來,收到回饋再修正、學習,繼續分享,就能進入良好的學習循環,也能因此取得他人的信任。

STEP1:蒐集(Capture)

認真說,蒐集不難,關鍵在蒐集「對自己真正有用的資訊」,如課程上所提的 4 種資訊:

  • 能挑戰、改變既有認知的。
  • 呼應你原來所想的。
  • 出乎意料之外的。
  • 未來會用到的。

不過,很多時候我們沒時間慢慢思考,只能先仰賴直覺,只要確定對蒐集的這個資訊有共鳴就好。

但大腦是善於遺忘的,累積知識也需要時間,所以為了未來那個忙碌健忘的自己,需要一個架構來追蹤進度,了解當初的目標為何,以免做筆記時淪於流水帳。

這裡建議在蒐集時使用「PAP 結構」,等之後回顧就能知道當初的想法是什麼:

  • P 問題 (Problem) 或目的 (Purpose):你蒐集這則筆記要用來做什麼、解決什麼問題?
  • A 評估 (Assessment):摘要或對當前情況的判斷。
  • P 計畫 (Plan):下一步行動是什麼?

最後想說:「好的想法不是一人一時一地之作,往往都是迭代而來」,因此蒐集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時常回顧,不斷修正和增加新的事物上去。

STEP2:整理(Organize)

這裡說的「整理」,並不單單指把蒐集到的資訊按性質分類,如果只是按性質分類,很容易被自己遺忘在某個角落。講師特別強調:「分類,是為了行動。」

他舉例,在蒐集投資的資訊時,把這些資訊收在「投資理財」的資料夾,看起來好像很合理,可是收集資訊的時間會拉得很長,一年後的你,光看資料的性質,可能會忘記當初為什麼要蒐集這些資料。

於是,建議可以想想看蒐集資料的「目的」,像他當初學投資是想打造第二收入,因此就把投資理財的相關資料都放在「第二收入」的資料夾,其他關於「第二收入」的想法也都可以收進來。

用行動來命名資料夾,就不會忘記當初的自己設了什麼目標

STEP3:萃取(Distill)

這算是 CODE 筆記法裡一個比較關鍵的步驟,畢竟不管蒐集什麼資料,要想應用就得花時間整合,但不是每則筆記都要萃取,只會挑近期會用到的筆記來做。

萃取的 3 個要點:

  • 不要為了萃取而萃取,依照當下的目標做決定。
  • 留下最重要的 20%,讓資訊可以對準目標。
  • 不需要一次到位,至少三次的精煉跟萃取。

萃取的 3 個步驟:

  1. 摘錄引言、標題、結論和原文連結。
  2. 根據節錄的部分留下 20% 重點。
  3. 列點並做出視覺圖表。

STEP4:分享(Express)

前三個階段都完成了,一定要分享出來,也就是「輸出」。從輸出中得到回饋,就可以持續優化個人的學習系統,形成良好的循環。

輸出有兩個好處:

  1. 得到別人的回饋,錯誤就有機會修正,或因此更理解自己學習的程度到哪裡。
  2. 統整資訊後,用自己的話再闡述一遍,就能驗證自己真的會了這個知識,形成長期記憶。

平常讀網路文章、書籍、資訊或聽 Podcast 等等都算是輸入,而輸出,除了分享就是實際去做,將其應用在生活或工作方面。(延伸閱讀:網路自學管道有哪些?5個幫助我學習新知識的地方)

講師提到,理想的輸入和輸出比例應該是 1:3,最起碼也要做到 1:2。他認為:好的學習應該是輸入一分之後,就去歷練,失敗也無所謂,要持續練習才能精進自己

這個部分最後的附加部分是「演講的敘事結構」,是講師個人經驗的回饋分享,用一個簡單架構調換內容的順序,就能夠收到有效的回饋,而不是讓聽眾在台下睡死,忘記今天來聽什麼講座。

延伸閱讀:如何經營部落格?持續「輸出」的心法及資源

實際應用CODE筆記法

最簡單的方式是從「幫筆記下標」開始。標題可以是一個結論、目標或行動,盡量包含人事時地物

假定你經常要把開會後的白板拍下來,上傳到群組備存,上傳時就可以附上日期、時間、對象、討論主題與當下的結論,讓未來的自己馬上知道並利用這個資訊。

又或是馬上找一位沒接觸過相關業務的同事,口頭跟他敘述現在你們正在做什麼、目前的評估是什麼、結論是什麼,還有你們預計下一步要怎麼行動。

不管在什麼地方蒐集到資訊,都要記得進入整理、萃取和分享的流程,可以應用心智圖、便利貼等等形式。而聽 Podcast、讀一本書、參加研討會等等,只要你覺得值得分享,都能整理後再分享出去。

學習派得上用場的知識,讓知識為己所用,學習才會變得更有意義、更有樂趣。

15個高效學習法課後心得

學習就像拼圖,要一點一滴拼湊

這堂課程的形式是類似補習班講義的學習方式,一開始真的有那麼一點枯燥,講師的資歷和能力確實很值得一上,不過會希望課程中能夠提出更多生活化應用的例子,幫助學員可以更好理解。

除此之外,我蠻認同講師把 CODE 筆記法融進個人職場經驗,讓做筆記不再只是一個方法,而是更生動的學習循環。尤其對這句話特別有共鳴:「真正有效的學習,不是一瞬間的事情,都是透過一些看似無關的片段,一步步累積,最後才能開花結果。

如講師擔任醫師時發現寫病歷太耗時間,但詢問 IT 部門未果,只好開始自學程式,後來透過自創程式把病歷整合,而他把經驗分享到網上後,受邀擔任顧問,才會同時擁有醫師和資料科學家兩個身分。

可見,學習不是一瞬間的事,我們也沒辦法一開頭就馬上知道自己會需要什麼,從手邊的任務開始著手,先蒐集對自己有共鳴的資訊吧。

關於輸入並輸出,我也蠻推薦瓦基的課程,可以閱讀我寫的重點筆記與實例分享:「化輸入為輸出」課程重點筆記 (含我的創作實例)

藉由分享,迭代想法

這幾年,成為一位知識型創作者已經變成一門顯學,從《知識複利》、《點子都是偷來的》,到一堆的個人品牌課程,彷彿每個人不當個知識創作者都對不起自己。

但分享知識的真正意義是什麼?是我們用到,也讓別人用到。

就如《點子都是偷來的》所說:「沒有任何知識是原創的。」也就是說,所有你知道或不知道的知識都是經由分享不斷迭代而來。即便別人分享過這類知識,你還是可以加上個人經驗,再分享一次,說不定別人需要的不是知識本身,而是如何應用的經驗。

甚至,連失敗的經驗都可以分享。這個課程雖然用「知識變現」來作結,但大體上還是利用了「教別人,讓自己學得更好」的概念,如果分享是為了打造影響力,我認為是本末倒置。

首先應該是為了學習而分享,為了分享價值而分享,影響力只不過是附加價值而已

打造自己的系統知識

自從 ChatGPT 公開發布以來,就有不少人擔憂人工智慧會搶走人類大部分的工作,但製作 ChatGPT 的 openAI 公司首席技術長卻在訪談中表示,他們公開 ChatGPT 是為了讓人類社會適應與人工智慧協作,取代重複性的工作,讓人類更專注於創造力。

微軟執行長薩帝亞‧納德拉在《刷新未來》中提到:「若想創造並管理我們還無法理解的創新技術,就得在教育上投注更多資源與心力,培養能大規模應用新科技所需的知識和技術。」

他認為:擁有更高層次的思考能力和更公平的教育,變得至關重要。也就是說,念書依舊有意義、知識也還是有力量,只不過跟我們之前所認知的「學習」不太一樣而已。

打個比方:

  • 你可能對 A 領域的主題 1 有興趣,同時也對 B 領域的主題 2 有興趣。
  • 不太可能為了這兩個興趣把 A 和 B 的領域知識都學了,或選一個領域跑去唸研究所,這樣太費時間也太費精力。
  • 但你可以把主題 1 和主題 2 的知識都蒐集起來,打造自己才感興趣的系統知識,就像吳沛燊醫師為了把病歷整合,跑去學程式語言。

對每個人來說,我們都更應該把精力放在「學習如何學習」上,並展開現有教育體系無法教你的「跨領域學習」,學會把不同領域的知識內化並整合,打造一個根本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創新領域。

結語:這堂課程適用與不適用誰?

高效學習課程適合的對象

上完這堂《什麼都學得會!15則高效學習法則,快速上手新能力》的課後,我認為這堂課適合:

  • 想做知識創作者和已經是知識創作者的人
  • 想跨領域、跨學科學習的人
  • 需要將某種沒接觸過的知識運用在職場上的人
  • 有某種興趣,想將其變成專業的人
  • 做了很多筆記,但不知道該怎麼行動的人

在瞬息萬變的網路世界,自媒體經常會遇到新的挑戰,不管你是想經營自媒體、分享知識或只是想增加網路上的影響力,除了可以運用 CODE 筆記法來輸出外,也能夠經由建立心態、養成習慣等基本面的培養,讓自己更有餘裕應對更多不確定性的狀況。

對於想跨領域學習的人來說,想學的領域很可能是從未接觸過的,除了找相關課程來上,也可能會遇到很多需要自行研究的部分,課程裡除了筆記法,也建議了如何應對陌生領域的探索:先找類似案例,抓幾個點做,再回頭補足,會是比較彈性的做法。

此外,想將某種新知識運用在職場上的人,更應該用 CODE 筆記法來學習,因為吳醫師本身就有相關經歷,也有建議你如何實際應用這個 CODE 筆記法,讓學以致用變得更容易。

最後,如果你想把某種興趣變專業,或是做了很多筆記,但不知道該怎麼行動的話,依據課程的建議,都需要增加輸出的比例,從回饋中獲得更多,並經由這樣的方式進入良好的學習循環。

高效學習課程不適合的對象

相對來說,這堂課不適合的對象:

  • 只想知道答案,不想花時間學習的人
  • 覺得知識對自己沒有用的人

如果你目前急於得到答案,並不想額外花時間蒐集知識並學習的話,那這堂課就不適合你,就像我前面說的,這堂課教的學習方法,需要一些時間積累,一開始也不會有任何成果。

此外,職場環境時時都在變化,今天很夯的工作,說不定明天就變成夕陽產業,這堂課所指的知識不單指課本或書本上的,也可能是你從自身經驗、他人分享中學到的知識。

最後,我們都需要把知識內化,成為自己的獨門武功,否則,知識就只是知識而已。不管是否要上這堂課,都希望你找出知識對自己的意義所在。

更多天下學習課程推薦

※下方課程結帳時輸入 DeanOnly2024 即可享有 250 元折扣
名稱介紹備註
BCG問題解決力:15堂課全面掌握高效工作法這是堂很需要「思考」的課程,帶你用理性的角度去處理問題。從問題判斷、採證分析、拆解規劃、執行處理,強調批判、邏輯、假說的思考能力,破解常人在解決問題時常犯的邏輯謬誤。內容可能很抽象,但概念適用於每個領域。(這堂課幫助我蠻大的)心得文
BCG問題解決力2:14個分析架構,帶你解決商業難題這堂是上面那門課的續集,著重在更多的實務面商業問題上,利用問題解決框架搭配實務案例進行分享。我覺得比起第一堂,這堂課更適合你的工作常常需要做決策的人來上,像是:老闆、主管、自由工作者等。心得文
15個高效學習法則,快速上手新能力這是一堂教你「如何學習」的課程,授課講師是一位橫跨醫界與資料科學界的跨界學習者,整堂課會分成兩大塊:學習基本功 & 學習應用,老師用他的個人經驗輔佐理論進行分享。適合如果你在學習上暫時還找不到一套方法論的人來上。心得文
快速升遷:登上國際舞台的能力、人脈與心態這堂課我覺得比較像是聽前輩的分享,藉由老師自身的職涯歷程,來帶出她每個階段做了哪些事情、抱持什麼心態,算是一堂偏心法思維的課程。我覺得適合你目前職涯上卡關完全找不到方向的人,上完或許會有些啟發。心得文
不被壓力擊垮:13堂課教你駕馭壓力,走出逆境授課教師是知名教授、公司總監、心理諮商師陳永儀,課程採面對面的對話式教學,帶領你深入自己的內心,讓你去認識「壓力」,並學習與他共處。這堂課也許內容看起來很簡單,但老師的教學力很深厚,能夠讓你重新對情緒產生不同的思維。心得文
KOL行銷:網紅趨勢x精準出價x實用工具前半部在分析網紅行銷趨勢,中間則推薦實用的檢測工具,文末會教廠商如何和網紅來議價合作。雖然課程主軸是廠商,不過以 KOL 的身份下去看,會更了解廠商在想什麼,未來在合作上更順利。(推薦給不太會找廠商合作的創作者)

線上課程/平台相關優惠資訊

線上課程/數位學習相關文章

【手機版 表格資訊在下方】

[en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文章目錄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