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職場快速升遷?
資深總經理的心法與技巧
前言:如何在職場快速升遷?
你會覺得升遷之路遙遙無期,好像都輪不到自己嗎?每天花費無數精力工作,卻無法被看見,同事都比自己容易受到主管賞識?還是覺得自己做得比別人多,別人卻先加薪,是不是一定要拍馬屁。
這堂《快速升遷:登上國際舞台的能力、人脈與心態》的講師吳美君 Olga 是台灣有名的專業經理人,她從「奧美廣告」的一個 AE (業務企劃) 開始做起,29 歲就當上了知名玩具公司 Mattel 的台灣總經理,後擔任過肯德基總經理、Timberland 亞太區總經理,可以說有非常充足的「跳級」經驗,由她來告訴我們如何快速升遷,確實很有說服力。
Olga 總結了自己的破關之路,認為「快速升遷」有 6 個祕訣:
秘訣 | 舉例 |
---|---|
正面積極心態 | 說 YES,不說 NO,讓主管對你有好印象。 |
熱情擁抱改變 | 轉換跑道、被裁或公司被賣,都有可能是轉機。 |
樂觀接受挑戰 | 公司交辦了棘手的任務,反倒是累積作品集的好機會。 |
積極銷售自己 | 盡量對外說自己或團隊有什麼功績和亮點;若成效不好也可以說學到了什麼。 |
積極銷售自己想法 | 如果覺得方向是對的,不要怕向上爭取。 |
建立有價值的人脈 | 對氣味相投、惺惺相惜的好盟友投注時間,能幫就盡量幫。 |
綜合課程所述,一個人在職場能否升遷,除了自身努力外,管理好團隊也很重要,因此我把這堂課的重點內容分為「個人表現」與「團隊管理」兩個面向:
- 個人表現:如心態、績效、氣場、人脈、洞察和熱情。
- 團隊管理:如溝通、士氣、爭取資源。
接下來的內容,我將會針對這兩大塊進行分享,除了整理老師講的重點外,也會記錄老師所提到的實際案例,並以自身為出發去點出自己有感觸或有啟發的地方。
想追蹤更多關於數位學習的資訊,歡迎關注:
1. 線上課程/平台優惠折扣整理 (持續更新)
2. 跟著DEAN學一點 Facebook社團
3. 跟著DEAN學一點 LINE社群
4. 線上學習文章統整頁
職場個人表現的6個重點

#1 心態
這裡所說的「心態」,分為三個層面:開放心態、挑戰心態和承擔心態。
- 開放心態:遇到任何危機,都樂於面對。
- 挑戰心態:遇到任何未知,都勇敢挑戰。
- 承擔心態:遇到任何困難,都不怕承擔。
開放心態
如果你還在基層打拚,想升到中階職位或加薪,Olga 建議保持良好的開放心態,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先讓自己有成績出來,慢慢累積。
並且不要害怕任何額外任務,尤其是與公司主要營收息息相關的任務,絕對不要拒之於門外,讓主管、老闆對你有好印象,等機會到來,就會是你站上風口的時候。
若是轉換跑道,也一樣要用開放的心態去面對所有困難,她舉例自己為例:
- 從 Mattel 公司轉到肯德基時,她很開心開心地說:「我要去學做炸雞了!」
- 當 Timberland 在中國銷售成績低迷、毫無知名度,她此時被派去上海,卻樂觀地說:「那我們可以拍接地氣的廣告啊。」
她能在每次遇到挑戰時,都把危機變轉機,就是因為時時保持開放的心態。但也特別強調:這種樂觀並不是無的放矢,而是認為辦法總比困難多。
挑戰心態
不要害怕挑戰未知。Olga 講述自身例子,雖然成功轉職,可在 Mattel 公司待三個月就離職了,原因是她明明是一名產品經理,公司卻偏偏一直拉她去做業務,後來實在不適應新公司,又很想繼續挑戰這些事物,於是回到原東家,認真學習怎麼做業務。
會在 29 歲那年從產品經理一舉跳級成為總經理,也是因為沒有拒絕公司讓她去跑經銷商訂單、收款的要求,等總經理做不好,她就立刻被拔擢成新的總經理了。而且,既懂行銷,又懂業務,她後來才能在高階經理人的位置上做得很好,為後來的兩間公司帶來許多營收。
她建議一定要想辦法增加自己的作品集,別只有單一的專案經歷。如果公司給你挑戰,要覺得這是一個挑戰,只要做出成績,讓人留下深刻印象,更利於垂直升遷 (公司內部升職)。
承擔心態
除了開放心態、挑戰心態之外,不怕犯錯、勇於承擔的心態也是能不能有所突破的關鍵,畢竟要想升職加薪,光做好份內之事是不夠的,不管手底下有沒有團隊,都要有承擔的勇氣,否則就很難接下新的任務,並為團隊或自己爭取資源。
Olga 所講述的例子是:
- 她在協助 Timberland 開發中國市場時,先觀察與傾聽,知道員工和經銷商都抱怨中國市場的定價明顯比其他市場高,總是需要打折才會有人買,買氣也低迷。
- 於是,她了解到降價是必須的,便向財務部問如果降價需要賣多少量,最後破除萬難 (包括內部質疑),向老闆爭取到降價,最後,銷售額提升了 10 倍。
對此,她下了一個結論:「難道之前的總經理沒想到要降價嗎?一定有,只是我不放棄,只要這是對的事情,哪怕再困難,再多人反對,甚至要負一個比較高的責任,我都願意承擔。」
#2 績效
課程中,Olga 提到,你要讓別人認為你有「能力」,主要是落在「表現、績效、成果」上,也就是要讓人認為你有價值,值得幫你加薪或拔擢你。
以 Olga 經歷來說,這方面分為「個人績效」和「團隊績效」。在職涯前期,她用「個人績效」獲得轉換跑道的機會,後期則因「團隊績效」,而有了快速升遷的機會。
個人績效
就像前文說的,如果真的還沒有機會,就要在位置上蹲馬步,練基本功,只要做得好,勇於挑戰,努力累積成績單,讓履歷更加豐富,不管是公司內部還是外部,一定會有人賞識你。
就如 Olga 還在擔任廣告 AE 時,會跑去玩具店觀察消費者,發現一些細節便和客戶分享。客戶後來採用了她的辦法,提升業績,也就對她的洞察力有深刻印象,等他們需要有人懂市場時,她的毛遂自薦就能成功。
團隊績效
她認為幫助自己的團隊增加能見度,成為明星團隊,也是績效表現中很重要的一環。
例如:在台灣 Timberland 擔任總經理時,她會時不時將台灣市場的好成績整理成電子郵件,分享給整個亞太區的市場,於是等香港出缺總經理,老闆自然就想到她。
她會舉這個例子,是要特別說明,即便你的上一個管理層沒有出缺,未必就沒有機會,也許只是時機未到,也要記得:團隊的成功,就是你的成功。
最後,Olga 特別解釋:「銷售自己並不是很自大的行為,而是很熱忱的服務行動,更不是在拍馬屁。而是幫助老闆更了解我們的狀況,更了解我們的市場需要什麼,更知道我們的市場亮麗在哪裡,這樣不僅讓老闆加深印象,以後在爭取資源時也相對更容易。」
甚至她認為,最好能掌握做業務或對公司業務有附加價值的機會,因為總經理的人選通常從業務部主管開始找,要是你的部門經常對營收有貢獻,那也有機會。
總之,別只安於做份內之事,而是努力累積附加價值,老闆自然會看見你,即便是倉庫部門也一樣。
#3 氣場
「氣場」一詞,在教育部字典上是查不到的,在維基百科上的解釋則偏重身心靈領域。而課程裡「氣場」則指你散發出來的氣質、特質、給人的整體觀感、印象和影響力,具體表現為外表、打扮、言談、聲調、行為舉止等。
Olga 為什麼會特別強調要有「氣場」,並且要經常練習「氣場」呢?
她提到自己的經歷,某次想拔擢人上來,卻聽到其他主管的評價,認為對方沒有氣場,看起來不像一個主管,就忍不住為此感到心酸,明明對方能力很好,每天也很認真工作,但可能在某些場合沒有表現出自信,看起來不夠開朗有活力,才會給人不夠有氣場的印象。
Olga 希望大家平時就要練習自己的氣場,比如週會、季會等例會報告的場面,都是很好的機會。
對此,她有 4 點建議:
- 裝扮得宜:盡量在正式場合上穿著得體。
- 展現精神與活力:訪談和會議可以錄下來事後回放,聽聽自己的聲音是否堅定、夠不夠有熱情及感染力。記得抬頭挺胸,和人交談時要有自信,桌談時上半身前傾,眼睛看著對方。
- 專注聆聽談話內容:談話時全情投入,可以是一個眼神,或是同情的表示,不要看手機或看錶,那樣氣場一下就消掉了。
- 報告前先想想聽眾的心態:他們想聽什麼、不想聽什麼,最希望能得到什麼樣的訊息。
其實氣場的建立,就是影響別人對於你的感受及信任,補充分享一個我認為很有幫助的影片:
#4 人脈
我們都知道,不管是在職場工作,還是出來創業,人脈都是非常重要的資源,只是人脈這塊領域的成效跟個人的績效表現是捆包起來的。如果想結識有價值的人脈,自身也必須是一個有價值的往來對象,這並非是什麼勢利的表現,而是,商場人脈的本質就是交換價值。
在《成長勢能》中提到:「無法提供對等交換的人際關係很難建立,就算勉強和頂尖人物建立聯繫,也很難獲得價值。」比如你想跟郭台銘、張忠謀等商界大佬交朋友,可不是同一階層的人物,就算真的說上話,也很難建立同等交往的關係。
這樣講起來,難道結識人脈就一定要變成頂尖人物嗎?
不一定,你也可以像 Olga 一樣,在還沒有變成大咖以前,先找到幾個值得交往的朋友,和對方長期聯絡、互相激勵,建立起良好的關係。
比如:Olga的好閨密鄒開蓮 (現任台灣世界展望會董事長),就是在奧美廣告當 AE 時的好戰友,兩人氣味相投,惺惺相惜,而她自己也很投入這段關係,表明如果對方需要她,絕對義不容辭。
最後,她對人脈經營也有很棒的建議,分為「有效社交」和「無效社交」:
- 無效社交:對於思考較負面、消極,甚至說話刻薄的人,只需要盡一點義務安慰對方就好,但不需深交。
- 有效社交:分為盟友、弱連結和朋友的朋友。
不過,每個人時間有限,即便是值得交往的對象也得分配好相處的時間:
盟友 | 你惺惺相惜的工作夥伴,這段關係需要投入最多時間,經常見面聯絡。 |
弱連結 | 你認為有才華的專業人士,經常私訊或在對方的作品下留言,保持線上聯繫,有線下聚會也盡量參加。 |
朋友的朋友 | 如朋友認識的人脈,可以透過牽線的方式聯繫。 |
同時,Olga 也強調:「和人交往時應該真誠以待,把他們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來做,且不求回報。」就算是老闆,也可能是你最值得交往的朋友,不要輕忽每一份人際關係。
她是在廣告公司時和上司處得不錯,才透過這樣的關係去誠品面試,雖然沒上,但因此進入肯德基成為行銷主管。之後,當上司的丈夫需要幫忙宣傳電影,Olga 二話不說就答應,動用了很多關係,想很多辦法,對她來說,對方早已經不是上司,而是盟友了。
可見,相等價值並非以計算換得,以真心換真心,問自己想和誰做真正的朋友,才是最重要的。
#5 洞察
Olga 對芭比娃娃很有興趣,常常到玩具店裡去觀察,發現有的小女生會說:「這個有中文貼紙,那個沒有」,還發現小女生不喜歡穿泳裝的芭比,覺得羞羞臉。她便向客戶提議要盡量放中文貼紙,並且不要賣泳裝的芭比。客戶聽進去之後,對她有了深刻的印象,後來的毛遂自薦也才能成功。
後來,到了肯德基,她先是用優惠券取得團隊信任,接著幫公司賣蛋塔,從員工口中得知,喜歡買蛋塔的人會買一盒,再詢問各種細節,決定從當年的中秋節開始賣蛋塔禮盒。這件事距今已10幾年前了,現在,還有人戲稱肯德基是被炸雞耽誤的蛋塔店。
從上述兩點,可以觀察到,曾是廣告人的 Olga 擁有經理人少見的市場洞察能力。她表示自己會去和第一線的銷售人員聊天,除了同理他們的處境和心情,也會詢問問題,比如:
- 消費者為什麼喜歡我們的產品?為什麼不喜歡我們的產品?
- 蛋塔以前好賣,是怎麼樣好賣?為什麼好賣?
也因此,Olga 認為所謂的「洞察」都是一個個問出來的,藉此得到的解決方案,再經過團隊討論,包裝成一個好的案子,最後就能把項目做成。
#6 熱情
我們都知道在職場做事要積極主動、要願意承擔,但實際上,很少人能真的做到。
可 Olga 就有這樣的熱情,在基層時願意去做比較麻煩又耗時的工作,為了興趣,會幫客戶去店裡觀察消費者行為,也因此一開始就得到公司主管的賞識,又得到客戶的認同,後來向客戶主動推銷自己,即便沒缺人,客戶也願意幫她向美國總公司爭取「產品經理」的職位。
除此之外,熱情能感染人,還能讓自己看起來更有自信。
成功的人大多對工作抱持很大的熱情,這是一個說來虛無縹緲、卻極為重要的關鍵 ── 沒有熱情,很難積極主動去攬事;沒有熱情,也很難相信自己能做好事情;沒有熱情,做什麼都無法持續下去。
也因此,如果你最近工作效率不佳,可能是失去熱情的緣故。要怎麼找回熱情,除了多方嘗試,就是對自己提問,理解自己究竟怎麼了,想辦法找到癥結點,才可能幫自己找回熱情。
對自己提問有很多種方法,這邊推薦天下雜誌出版的《找到你的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把一些社會規範視為理所當然,比如:每個人都要去學校上學、每個人都要找一份工作才能生存等等,很少會去思考「我為什麼要去做」某件事的原因。
可是,會對事物失去熱情,很可能就是因為做這件事的「為什麼」已經消失了。所以先從「為什麼不想做」開始問,得到了答案,再問「為什麼會是這個答案」,一層一層地往下提問 (可參考 IBM 的七個為什麼原則),你就會更容易看到自己的內心。
職場團隊管理的3個重點

#1 溝通
溝通絕對是團隊管理的重中之重,畢竟最難管理的就是人,人有百百種,問題就有百百種,要想帶領團隊做出績效,一定要有良好的溝通方式。
從課程中,我觀察到 Olga 向上溝通和向下溝通都很有自己的一套辦法。
向上溝通
Olga 認為,想升遷加薪,就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向上溝通」的機會,這不僅對爭取資源有幫助,也是打開自身能見度的好管道。她的建議可分為三種情況:
- 勇敢和老闆相處:平時遇到老闆,盡量談上話,在電梯裡不要低頭滑手機,出差時勇敢和老闆一起吃飯;上台報告前,也要想想老闆今天是想聽到什麼內容、不想聽到什麼內容。
- 定期寫信給老闆:有功績就先講功績,如團隊的閃光點,業績沒達標但有個活動辦得不錯等等;再講學習,如我們雖然有哪邊做的不好,但學到了什麼;最後才尋求資源及幫助。
如何和不同老闆溝通:先觀察這個老闆是什麼樣的人,掌握他的工作習慣,有機會就請益之前的問題有沒有做好,讓老闆知道自己有確實行動,最重要的是,別踩老闆的雷點。
向下溝通
向上溝通有多重要,向下溝通就有多需要關注,畢竟一個經理人想做出成績,還是必須和團隊合作,才可能共創局面。
在這方面,Olga 行動的三個關鍵,是傾聽、和員工打成一片和跨文化溝通。
- 傾聽:這是我認為她最厲害、也最關鍵的地方,她會傾聽第一線員工的需求,對話時全情投入,同理他們,並因此得到很多寶貴的訊息。如蛋塔的熱銷、「您真內行」廣告詞的熱播,都是從第一線員工得到的資訊才想出來的。
- 和員工打成一片:除了傾聽,Olga 還會爭取在尾牙表演的機會,和馬來西亞的員工下班後去喝酒,且每次到現場視察都會盡量讚美,她認為,真誠展現自我,壓力也不會太大。
- 跨文化溝通:Olga 每到一個地方就會先觀察這裡的文化是什麼,並有相應的策略,比如星馬的文化是下班後去喝一杯,她就跟著去,聽他們談私事訴苦,結果,員工心情好了,業績也跟著成長,請他們配合做活動也變容易些。
老實說,我看完課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 Olga 的溝通能力,最值得借鏡的也是溝通能力,如果你願意參考,不管處在哪個位置,都能即刻派上用場。
也分享我覺得最有感的一句話:「當一個有人味的主管,更容易聽到真的聲音,更容易想到對的辦法,更容易做對的決定。」
#2 士氣
管理團隊時,溝通是管理的主軸,而士氣則是關鍵,因此,Olga 認為接手團隊的首要之務是贏得信任,再來是正面感染,最後是設立願景。
- 贏得信任:她建議剛接手團隊時,要盡量在三個月內快速取得好成績,一方面是鼓舞士氣,另一方面也是要贏得各方信任,比如她剛到肯德基時,建議在奇摩發放數位優惠券,不用印刷費還帶來人流,很快地就受到團隊信任。
- 正面感染:每次她接手團隊,都會觀察成員都是用什麼方式說話的,如果是消極負面的,當然無法有任何行動力。她會親自向成員解釋,怎麼樣才是正面的話語。
- 設立願景:Olga 認為說出來的話是有力量的,因此不僅要改變成員說的話,她身為領導者也必須以身作則,只要大聲說出設立的目標,整個團隊前進的方向就會一致。
以 Olga 的管理風格來說,以上三者缺一不可,尤其「贏得信任」是關鍵第一步。
對於快速取得好成績,Olga 提議要認真傾聽,可問問團隊的成員,如:「你現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如果你是我,你想做什麼?」或「你現在最難賣的是什麼?曾經好賣嗎?當時怎麼好賣的?」
找到關鍵點之後,面對這個挑戰,好好的做出來,她認為:「其實就是每一個人都想得到的辦法,但你快一點帶動整個團隊做出來,讓大家覺得我們終於可以抬頭挺胸了。」
#3 爭取資源
為團隊爭取資源,是每個主管都會遇到的關鍵難題,這個資源有可能是經費,也有可能是時間 ── 爭取很難,但沒爭取到,會更難。
Olga 鼓勵大家,爭取資源一定要想辦法見到能做決定的關鍵人物,並提出 4 個步驟:
- 先找到為什麼:為什麼要爭取這個資源?重要性在哪?如她與團隊發現來客有 40% 是女性,店裡卻沒有女性商品,和設計團隊討論後,決定要向上爭取。
- 找到關鍵人物:也就是能做決定的那個人,想辦法直接對話。
- 開頭 30 秒,從對方最關心的事破題:她出差到美國見總公司的老闆,最後只剩 10 分鐘可以說明來意,便馬上破題,說亞太區都希望可以做女裝,因為來客 40% 是女性,且全球女性佔人口的一半,不應該隨便放棄。(我覺得這個概念跟「電梯演講」很相像)
- 當場解惑:一開始設想好困難該如何解決,當對方提出困難時,就可以立刻提出方案,如她的老闆說團隊目前沒有這個能力,就說亞太區的設計團隊有這樣的雄心願意去做,並且台灣零售很強,是不是可以在台灣先做女裝的測試,並且台灣是個很小的市場,即便失敗也不要緊。
最後,她特別提醒,要有 Can Do 的態度,敢於創新,這就像是在公司內部創業一樣,只要做出來,就能累積很好的成績單,還不用花自己的資源,只需要付出專業和熱情。
最重要的是:「如果你願意盡全力去成就這件事,不管是誰,都會被你感動。」
職場升遷課程課後真實心得
上課時,我感覺自己就像是聽一個資歷豐富的前輩娓娓道來,分享她的打怪人生,不僅僅是這篇文章分享的內容,還有很多眉角值得細細思量。
過程中,我領悟到 3 件事:
- 傾聽與同理是管理的關鍵。
- 困難一定有,但辦法總是能想出來。
- 想創新,得先傾聽消費者的聲音。
如果問我,吳美君 Olga 是一個什麼樣的經理人,我會說是「勇於開創新局」的經理人,不管任何困難,她都敢去突破、去改變,非常有衝勁。在管理上,又能放下身段去和第一線的員工打成一片,讓她能隨時得知市場的脈動,進一步創新。
因此,我認為這堂課適合:
- 剛進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如果你對於職場的生態不熟悉,不知道怎麼樣更適應職場,那麼這堂課程會給你一個大方向,讓你更理解生存之道。
- 想突破現況的職場工作者:無論你是想升遷加薪、想跳槽到更高位置,或成為走到哪都不可或缺的人才,課程中老師分享的心法,都能給你一條思路。
- 自由工作者和內容創作者:傾聽市場、勇於突破的章節,我認為對於需要自己接洽案件的自由工作者,或需要開發自身產品的創作者,都會很有幫助。
雖然這堂課程在實務面上分享的比較少,但整體而言可以獲得在職場升遷上的思維架構,給予自己一些啟發。如果你目前對於職場很困擾,遇到很多問題沒有方向,那麼這堂課程推薦給你。
線上課程/平台相關優惠資訊
線上課程/數位學習相關文章
【手機版 表格資訊在下方】
- EF English Live評價,完整費用與師資教材介紹
- Etalking評價與詳細介紹,課程實際體驗心得分享
- Wuwow評價與介紹,方案費用與師資教材完整解析
- NativeCamp評價與介紹,方案費用與師資教材全告訴你
- VoiceTube Hero評價與介紹,零元挑戰賽讓你免費學英文
- AmazingTalker評價與介紹,實際體驗3個老師後的心得
- Winning Plus評價 | 實際體驗英文課程後,有什麼心得?
- Hi家教(Hi Tutor)評價心得分享,費用方案與師資教材整理
- WUWOW Jr評價與課程介紹,上課方式與師資教材分享
- TutorABC評價與方案統整,費用減免小技巧分享
- Cambly評價與介紹,完整平台資訊與折扣碼分享
- Engoo評價 | 完整方案費用介紹與真實體驗心得
- italki評價與完整介紹,學習多種語言的最佳平台
- English Ninjas評價與介紹,課程模式與師資教材剖析
- Etalking Kids評價與介紹,為你孩子提供專業教材與師資
- Waprep Online線上美語學院,專為孩子設計的教學課綱
- Notion實戰課程評價,課後心得與專案實作分享
- 雲端工作術課程評價,教你打造高效的工作與生活
- 專案管理課程評價,入門到實務應用1堂課全搞懂
- Gipi 專案管理課程心得:打造高效團隊的4個重點
- BCG問題解決力2課程重點,專業思考框架解決商業難題
- OKR是什麼?跟KPI差在哪?5個重點高效達成核心目標
- PDCA是什麼?完整課後心得:建立高效團隊的4個重點
- Esor子彈時間管理術課程:打造工作及人生系統的重點
- Esor高效職場筆記課程心得:提升工作效率的5個重點
- 涵寶寶高效工作課程心得:提高職涯競爭力的4大重點
- 如何在職場快速升遷?資深總經理吳美君Olga的心法
- 張榮斌自我管理課後心得:4個養成習慣的核心重點
- 陳永儀課程評價:13堂課教你駕馭壓力,走出逆境


喜歡探索新事物的團隊。
文章呈現多元觀點,不代表 Dean 本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