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行銷管道有哪些?
優劣勢分析與實戰經驗分享
前言:聯盟行銷並非只能靠網站
近期越來越多人開始接觸聯盟行銷,不管是還在學習階段,還是已經開始實際操作。
而我從中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很多人都以為聯盟行銷管道只能利用「網站」,所以他們覺得要做聯盟行銷一定要:
- 先架設起網站
- 開始撰寫文章
- 漸漸導入流量
- 插入聯盟連結
但事實上聯盟行銷是一個非常廣的商業模式,架設網站只是眾多管道中,比較常見的一個方式。(延伸閱讀:新手對聯盟行銷的常見誤解,實際經驗告訴你它的難點)
如果說你真的了解聯盟行銷,你會知道聯盟行銷至始至終都是一個「模式」,甚至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用到聯盟行銷的概念,但一般人並不會特別去注意到。
所以這一篇文章,我將帶大家來瞧瞧,到底真正的聯盟行銷是什麼?而也會挑幾個大家比較常見的管道來進行分析。
讓我們重新認識聯盟行銷
聯盟行銷是一種商業模式
在我的《網路事業從0到1,聯盟行銷完整教學》中,我跟大家解釋聯盟行銷的方式如下圖:

但其實這張圖也只能算是一個比較常見的聯盟行銷流程,之所以會這樣介紹,那是因為這是讓入門者最快能夠理解的方式。
事實上我認為聯盟行銷的最核心概念就是「互惠」,更白話一點就是:【替某人達成某項任務,你就能從中獲得獎勵】
而現在讓我來分析,如果被運用在商業模式中,就會變成:
- 某人:廠商、金主、朋友 …
- 任務:讓人購買商品、讓人填寫問卷、讓人留下資料 …
- 獎勵:獎金、點數、優惠券 …
所以你會發現,聯盟行銷不一定要「讓人購買商品」,也不一定是獲得「獎金」,這只是最常見的一種模式而已。
因為大部分廠商最希望別人購買他們的商品,而推廣者也最希望能夠獲得現金報酬,久而久之這種模式就變成了聯盟行銷的常態。
網路世界外也有聯盟行銷
如果我跟你說,在網路世界外也有聯盟行銷,你相信嗎?
大部分人都認為「聯盟行銷」只存在在網路世界中,因為大家的既定認知就是:
- 靠廠商提供的專屬連結追蹤
- 點連結進入消費才會有獎金
但前面已經有跟大家說過,聯盟行銷的核心是「互惠」,如果你能用不同的方式達成相同的互惠模式,那麼也能夠叫作「聯盟行銷」。

舉個例子: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寫情書」的經驗 (還是現在大家都不寫情書了XD),你可能寫了情書,但不敢拿給隔壁班女生。
這時候你就找來你的好麻吉,跟他說:「你幫我把這封信拿給隔壁班的小美,如果我們有成功在一起,合作社的東西你隨便挑,我請客。」
當你的麻吉接受了這個提議,你們之間的聯盟合作就開始了,麻吉可能除了把你信拿給小美,還會對小美說很多你的好話,因為他想要合作社隨便挑。
如果用前面的方式再分析一次就會是:
- 某人:你
- 任務:讓小美跟你在一起
- 獎勵:合作社隨便挑
雖然這個舉例你可能會覺得很瞎,很多地方其實用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都很不對等,這個合作根本不可能成立。
但我只是想跟你說,並不是大家所認為的一定要點擊連結進入購買才能叫作聯盟行銷,聯盟行銷的範疇很廣,平常生活的小小瑣事都有可能是聯盟行銷,只是我們不會特別注意而已。
從這之中我們學到了什麼
接著套用到我們的網路事業中,很多剛接觸聯盟行銷的新手會寫信來問我:「如果我想做的市場沒有廠商在提供聯盟計畫怎麼辦?」
其實以中文的聯盟行銷市場來說,的確有很多領域都還不太盛行,所以很難找到能夠進行聯盟合作的廠商。
但由前面我們可以知道,聯盟行銷就是一個「互惠」的商業模式, 若你能夠站在廠商的角度與他們說明,並由他們本身利益為出發點,去和他們進行合作的提案,成功率會蠻高的。

我有接觸過一個在做「植髮」市場的部落客,他的網站大多都是知識文,沒有什麼產品推廣的文章,更沒有所謂的業配文,甚至連廣告都沒有開。
所以我就對他的收益模式感到很好奇,他是真的單純寫好玩的?還是有其他的收益管道?
後來才知道,他也是使用「聯盟行銷」當做主要收入管道,但如果你去查,你會發現其實植髮這個領域真的沒什麼聯盟計畫能夠進行合作。
但這個作者很厲害,他親自去與他的主治醫師談聯盟行銷合作,如果他能夠用他的網站為他的主治醫生找到一位客戶,就能從治療費中抽成。
而大家都知道植髮一次並不便宜,動輒也要上萬塊,到幾十萬的都有,就算比例只用 10% 下去算,在聯盟領域中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收益了。
說了那麼多,我其實只是想要表達,聯盟行銷是一個很廣的商業模式,並不用拘束在某個特定的形式,至於怎麼樣的形式,就是可以去思考的方向了。
延伸閱讀:創作者如何尋找合作廠商?那些你該知道的方法及潛規則
聯盟行銷管道有哪些?
當然,聯盟行銷管道有非常多,但我不可能每一個都舉例出來,所以接下來就是取幾個比較常有人在進行聯盟行銷的管道來舉例。
客群導向 | 優勢 | 劣勢 | |
---|---|---|---|
1. 經營網站 | 全年齡 | 資訊保存長 | 成效時間長 |
2. FB粉絲團 | 中老年 | 資訊擴散快 | 觸及率不高 |
3. FB社團 | 青中年 | 受眾較精準 | 潛水成員多 |
4. Instagram | 青少年 | 訂單轉換高 | 連結難嵌入 |
5. Youtube | 青少年 | 記憶性較強 | 經營較不易 |
時間成本 | 金錢成本 | 潛在收益 | 整體難度 | |
---|---|---|---|---|
1. 經營網站 | ★★★★★ | ★★ | ★★★★★ | ★★★★ |
2. FB粉絲團 | ★★★ | ★★★ | ★★★ | ★★ |
3. FB社團 | ★★★ | ★ | ★★★ | ★★★ |
4. Instagram | ★★★★ | ★ | ★★★★ | ★★★ |
5. Youtube | ★★★★★ | ★★★★ | ★★★★★ | ★★★★★ |
架設網站聯盟行銷
優劣勢分析
1. 優勢:
- 受眾年齡較廣:查詢關鍵字比較不分年齡,有疑惑就有可能去 Google 關鍵字,而網站的好處就是看你內容的人年齡較不侷限。
- 資訊保存長久:網站相較於一些擴散快速的平台,資訊在保存上可以比較久,現在在網路上也都還是會看到一些十幾年前的文章。
- 陌生流量較高:網站算是一個最不用粉絲的管道,因為只要遇到任何問題,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搜尋解答,而你的文章就可能被很多不認識你的人看見。
- 資訊完整度高:網站的文章可以很長、很詳細,資訊可以很完整,有時候在其他管道推廣如果需要更詳細的資訊,也都會導回網站文章。
2. 劣勢:
- 成效時間很長:雖然每個管道都不好經營,但相對來說要經營起一個網站真的會需要蠻長的一段時間,而大部分在還沒做起來之前就會放棄了。
- 競爭程度較強:某些特定關鍵字可以說是「金礦」,競爭相對來說就會很強,需要花更多的心力去維持及突破。
- 需要額外費用:如果你不是使用免費部落格平台,而是自架站的話,那麼就會需要支付少額的網域以及主機費用。
如何開始經營?
1. 決定一個利基市場
首先,需要先想好自己要經營哪一塊市場,最主要是因為網路世界很大,如果沒有先鎖定一個小的市場,那麼就比較不太容易被看見。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什麼都寫,當做個人品牌在經營,但就會需要靠其他管道來輔佐,通常也會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經營起來。
關於利基市場選擇可以參考這篇:如何找到利基市場?三個簡單的步驟快速告訴你。
2. 選擇一個架站平台
選好市場後,就要選擇一個部落格平台才能夠撰寫文章、分享資訊。
而部落格平台很多:
每個部落格平台特色都不一樣,我有整理過一篇部落格平台推薦的文章,歡迎大家參考看看。
若是想更快速學習的可以看這篇:WordPress架設網站教學,最簡單的圖文步驟分解。
3. 做好SEO提升流量
網站要被別人看見,除了廣告投放外,比較多人使用的就是搜尋引擎優化 SEO,也就是讓自己文章排名在特定關鍵字的前幾名,讓大家更容易看到你的網站。
但 SEO 的缺點就是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看到成效,所以如果你個性比較急,可能換別的管道會比較適合你,或是直接花錢下廣告 (但比較少人這樣操作就是了)。
SEO 相關資源:超白話SEO優化教學!15分鐘取得好排名 (原理超簡單)
4. 進行文章主題佈局
一般來說,你就算會 SEO,帶來了許多流量,但不代表你的聯盟行銷就會有成效,因為大家可能看完你資訊以後沒有進行購買 (或完成任務) 的行動。
要提高你的轉換率,一般來說除了你導購管道要做好外,文章主題也是需要特別佈局的,也就是我們所謂的「銷售漏斗」,這樣才比較能夠將你的客戶抓住。
關於文章主題佈局基本架構可以看:網站文章如何規劃?把搜尋者困住,你就成功了。
5. 適當插入聯盟聯結
當你網站有內容、有流量後,就可以開始找尋聯盟計畫,並將聯盟連結嵌入到自己文章的適當處。
要注意的就是嵌入聯盟連結的位置,太多或太不明顯都不好,需要長期去觀察與測試。
至於聯盟計畫可以去哪裡申請,最初期可以先從聯盟平台開始,如:聯盟網、通路王,而後期可以開始練習去找廠商洽談,主動與他們提案聯盟行銷。
FB粉絲團聯盟行銷
優劣勢分析
1. 優勢:
- 資訊擴散快速:FB 本身就是一個快速擴散資訊的平台,粉專更能藉由轉貼、分享,來達成曝光的效果。
- 即時互動性高:經營粉專較能夠即時回覆客戶疑問,且臉書粉專有「直播」的功能,能更即時與受眾進行互動。
- 品牌忠誠度高:因為粉絲專頁的即時互動性高,久而久之客戶對於品牌會漸漸建立起信任感,在品牌忠誠度這一塊就會較高,進而導致整體轉換率。
- 納入搜尋引擎:粉絲專頁因為是完全公開的,所以所有貼文都會被納入搜尋引擎中,如此一來流量就不只來自 FB,也會有許多搜尋引擎的流量。
2. 劣勢:
- 觸及越來越低:FB 粉絲專頁越到後期觸及率越低,除非你原本就是大型的知名粉專,不然小粉專發的貼文會很難被別人看見 (因為 FB 就是要你買廣告)。
- 較沒有私密性:粉絲專頁為完全公開的資訊,所以管理員發的任何訊息、客戶留言詢問的問題,都會直接顯示給其他人看,較沒有隱私性。
- 需要投入時間:粉絲專頁只要開始經營,基本上就不能擱置,除了要定時發文、客戶留言要回,偶爾也需要辦些活動,才能維持客戶黏度,以及維持品牌形象。
- 需要投入金錢:雖然平台本身不用錢,但因粉專觸及率降低,有時候還是需要投入一些費用下廣告,提高曝光。甚至有人到後期就直接用下廣告的方式在做聯盟行銷 (如:通路王獲利大補帖的老師)。
如何開始經營?
1. 確認目標客群
粉專比較需要有「品牌性」,在決定經營前要先思考你的品牌瞄準的受眾要是哪一群。
- 地區
- 年齡
- 職業
- 興趣 …
這就很像部落格的「利基市場」,要先確定一個主題才能夠下去產出內容;粉專也要先把你的目標客戶思考清楚,後續才有辦法提供更精準的內容。
而且如果未來需要投放廣告,先釐清受眾族群,成效也會比盲目無頭緒亂投來得好。
2. 調查推廣產品
下一步就是要在你的市場中,找尋你的客戶可能感興趣的產品,才有辦法來做聯盟行銷推廣。
一樣可以到聯盟平台上篩選搜尋,在這邊我會建議找尋高單價 CPS 或是 CPL 的產品,原因是因為粉專的觸及率低,必需要把握每次觸及到的機會。
一筆訂單賺 10 元跟一筆訂單賺 100 元,你會選擇哪一個?一般來說都是高的那個,因為在觸及低的狀態下,比較難用以量制價的方式操作。
但高單價的產品相對會比較難轉換,所以在內容規劃以及行動呼籲上就要做好,另外也要做好銷售漏斗 (Sales Funnel),才有可能轉換高單價產品。
3. 貼文內容規劃
選定推廣的產品後,並不是就直接狂發銷售文,這樣絕對會讓你的客戶全部跑走,因為沒有人喜歡瘋狂被推銷。
你需要做的是好好去規劃你的貼文內容,至少需要包含到:
- 知識文:對客群有幫助的知識文,但建議不要太深,粉專會比較適合科普文。
- 統整文:將很多網路上繁雜的資訊統整起來,再用簡單的方式呈現給你的客群。
- 資源文:定期去找一些好用的資源提供給你的客戶,最好是免費的,不然容易被當作銷售文。
- 銷售文:這應該不用多說,就是你的產品推廣文,但記得文案要好好包裝,而不是為推而推,也需要搭配明確的「行動呼籲 CTA」。
可以去測試,看看你的客群喜歡哪種內容,然後再依比例排程分享,讓受眾認為你提供的內容是有幫助的,漸漸對你產生信任。
4. 分享內容曝光
當你有內容後,不代表大家就看得到,在這個粉專觸及非常低的時代,我們需要主動去曝光我們的內容。
最基本的就是分享到自己的動態時報上,另外也能轉貼到相關主題的 FB 社團中,但要注意不要違反版規而被踢出社團,那樣得不償失。
再來,如果你有資金的話,甚至可以用投放廣告的方式,直接精準投放到潛在客戶的眼前進行曝光,但可能就需要另外規劃銷售漏斗及銷售文案來增加點擊與轉換率。
5. 保持良好互動
粉專有別於部落格,它屬於高互動的管道,如果說沒有維持良好的互動,客群流失的速度是很快的。
而要保持良好的互動,最基本的就是留言、私訊回覆,雖然這些都可以用聊天機器人搞定,但會建議真人回覆在觀感上會比較好 (時間不夠的話就外包個小編吧)。
當然,偶而也需要辦辦活動,可能是開直播與受眾互動,還是定期辦抽獎活躍粉絲,甚至可以的話也能辦個實體講座、聚會,加深客戶的黏度。
FB社團聯盟行銷
優劣勢分析
1. 優勢:
- 私密程度比較高:社團可以將隱私性設為「私密」,如此一來就只有經過審核的成員才能看到內部的資訊,更不會出現在搜尋引擎上,所以整體來說大家也會比較願意發言。
- 掌控管理性較高:針對不管是貼文還是社團成員,管理員都擁有管理權,相較於其他管道,社團管理起來也會比較有掌控性。
- 訊息會主動通知:粉絲專頁主要是靠隨機觸及,而社團則能夠讓成員直接接收到通知,在資訊的觸擊上會比較高,如果是拿來做銷售的話也會比較有優勢。
- 社團的功能較多:社團的功能有非常多,除了最基本的發文留言外,還能夠開啟投票、活動、單元、師徒制度 … 等等的多元化功能。
- 受眾族群較精準:一個社團基本上都會有一個核心的主題,所以會主動去搜尋加入的人,大多都是對此領域有興趣,在整體精準度上會較高。
2. 劣勢:
- 容易有幽靈人口:社團最不缺的就是幽靈人口,如果沒有定期清理,很容易就會有人加進來沒有互動,社團人數完全就是空有其表,沒有實質意義。
- 維持互動不容易:社團的互動率非常難帶,初期管理員不夠會「自嗨」的話,大多到後期就會發現資訊沒人看、貼文沒人互動,整個社團變成了廢墟。
- 資訊管理不容易:社團是很多人打廣告的目標地,除了規則要訂清楚外,在資訊管理上也需要更花心力,嚴格審查每一篇貼文,不然很常一不注意,社團就變別人的了。
- 沒辦法投放廣告:相較於粉絲專頁,FB 社團沒辦法進行廣告的投放,也就代表社團真的只能一步一步慢慢做起來,相對來說比較辛苦。
如何開始經營?
1. 先確定主軸與目標
第一步很重要,大多數人社團做不起來都是因為沒有先制定一個明確的核心主軸以及發展目標。
一定要先知道你創立這個社團是要:
- 聚集哪一群人?
- 達到什麼目標?
如果只是單純創立後隨意分享資訊,這樣子互動率會很難帶起來,因為大家通常也都只是看看就滑過去,不會停下來做互動,長久來講就會變得跟粉絲專頁一樣。
2. 了解社團所有功能
再來,你需要了解 FB 社團到底有哪些功能,最基本的一些設定必須搞清楚,建議直接去實作,花些時間研究後台,很快就能夠了解。
另外,有些比較進階的功能,如:單元、師徒制度,這類型的功能你可以先去了解,但不一定要使用,因為不是每個社團的性質都適合用這些功能。
3. 明確訂定社團規則
接著,建議你要訂定明確的社團規則,這樣做的原因最主要是要把管理權回歸到管理員身上,不能讓社團成員處於一個無政府狀態。
有了社團規則,就像是一個國家有了法律,有明確的準則約束最低程度的限制,在未來會更方便管理社團。
另外提醒,社團規則一定要明確執行,一旦有縱容的案例,會讓其他成員抱持「僥倖」的心態,這樣一來你的社團規則就會漸漸失去效用。
4. 要先自嗨提供內容
社團最難做的就是初期,當社團人數漸漸成長,管理員需要持續提供內容,而且要會保持熱情自嗨。
剛開始一定沒什麼人願意理會,這都很正常,不要因此放棄,持續提供平易近人的內容,然後想辦法帶起一些互動。
最忌諱的就是初期就用特定的 SOP 管理,如:貼文按照指定格式發、長期固定發相同的內容,長久下來成員會漸漸感受到社團沒有價值而流失。
5. 帶起互動維持熱度
很多人都搞錯,社團並不是一個提供資訊的地方,而是一個「互動」的管道。
帶互動的方式有很多,簡單舉例:
- 固定發歡迎文
- 詢問大家問題
- 發起社團投票 (這蠻有用的)
- 貼文分享心得
- 想不同的企劃
- 定期舉辦活動
其實社團大多時候你看起來是詢問普通的問題、分享簡單的資訊,但背後更深的用意都是要帶起社團的整體互動。
6. 社團穩定後才推廣
要用社團做聯盟行銷真的不容易,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經營,才有辦法推廣產品,如果沒有穩定就推廣,成員絕對直接流失。
而什麼才叫「社團穩定」呢?也就是如果管理員都不發任何貼文、不做任何事,社團的成員會主動進行資訊分享及互動,那麼這個社團就算是穩定了。
但要注意的是,你如果要進行聯盟行銷推廣,記得不要違反自己訂定的社團規則,不然這樣子在成員眼中你社團就很沒有信任度。
Instagram聯盟行銷
優劣勢分析
1. 優勢:
- 視覺化好推廣:IG 的貼文都需要放置照片,如果是要拿來推廣產品,視覺化會是吸引人停留的關鍵,有停留就有可能進一步消費。
- hashtag 優勢:IG 有 hashtag 的功能,如果消費者想要查詢某項產品,hashtag 都已經幫忙歸納好,在搜尋上比較方便。
- 粉絲黏度較高:一般人會追蹤某個 IG 帳號,基本上是因為他對其創作者的內容有興趣,所以通常創作者有持續提供價值的狀況下,都能培養出一群鐵粉。
- 有高轉換特性:接續前一點,因為有高黏性,就很容易有高轉換。相對於其他平台來說,在 IG 上行銷的轉換率通常都會比較高。
2. 劣勢:
- 連結不好嵌入:IG 的貼文是無法嵌入連結的,只有在資訊欄中有一個地方可以放置連結,不然就是要等待粉絲數破萬才能使用限時動態「向上滑動」的功能 (能直接前往該連結)。
- 族群年齡侷限:IG 比較偏向年輕族群,所以如果你想要推廣的產品比較屬於其他年齡層的,可能就需要使用其他管道會比較好。
如何開始經營?
1. 選定利基市場
跟所有管道一樣,經營 IG 聯盟行銷前,也需要先選擇一個市場。
可以使用 hashtag 去搜尋看看你想做的領域有多少競爭對手,也能夠從他們身上看見該領域在 IG 上的市場。
有時候競爭多不代表是壞事,表示這個領域有一定的市場;而競爭少也不一定是好事,說不定在 IG 上這個市場的受眾本身就不多。
2. 選定品牌名稱
IG 是個很重視個人品牌的管道,所以在名稱制定上需要特別琢磨,訂定後也盡量不要在去修改,以免粉絲會搞不清楚。
關於更多的 IG 命名技巧,可以參考:INSTAGRAM如何取名?IG的ID取什麼有差嗎?
3. 版面風格定位
接著,要選定一個風格,因為 IG 是一個很重視「視覺感」的管道。
其中要注意:
- 品牌顏色風格
- 整體版面感覺 (如:溫馨、簡約)
- 畫面排版樣式 …
如果在這部分有困難的人,那就直接選擇「黑白簡約」,可以省去蠻多時間在風格制定上的。
4. 使用連結工具
因為 IG 能置入連結的地方只有一個,也就是資訊欄的最下方:

但如果要經營聯盟行銷,一條連結肯定不夠,所以我們就要使用「多連結工具」,也就是一條連結中還能包含很多的連結,以下介紹幾個比較好用的:
更多詳細的多連結工具,可以參考:精選5+3款INSTAGRAM免費多連結工具。
5. 長期內容規劃
IG 礙於演算法問題,不太能夠隨自己心情想發就發,需要固定時間產出貼文 (約一週 2~3 篇),被觸及到的機率才會比較高。
所以在要開始做 IG 之前,建議把長期的貼文主題都先規劃好,其中內容性質可以是交錯的:
- 知識型貼文
- 分享型貼文
- 資源型貼文
- 銷售型貼文 …
甚至主題制定好後,還能把相關的圖片與文案先準備好,再利用排程的工具 (如:storrito) 排程,在指定時間發出。
6. 保持高度互動
最後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保持高度的互動,IG 不只是單向的內容提供,也有很大的部分要放在你的粉絲身上。
像是可以:
- 限時動態常互動
- 固定開直播分享
- 定期辦抽獎活動
- 與創作者們合作 …
不互動當然也是可以,但粉絲黏度就不會那麼高,又因為演算法的關係,也會導致你被觸及到的機率降低,你的帳號成長就會比較慢。
所以如果你不是一位擅長互動的創作者,那麼就不會建議你要去經營 IG,可以改向經營部落格寫文章會比較好。
如果說,你想要找到一群經營 IG 的好夥伴,可以加入這個社團:【創作者爆米花計畫 PPCC】,常常 IG 創作者間會互相合作、想企劃、辦活動。
Youtube聯盟行銷
優劣勢分析
1. 優勢:
- 記憶性比較強:研究顯示,影像比文字更容易讓人記憶,利用影片顯示為主的 Youtube 就能利用此優勢,增強客群對品牌或產品的記憶性。
- 影片長久保留:相較於 FB 的貼文,Youtube 的影片較能長久保留,也就代表置於上方的聯盟連結能夠持續為自己帶進被動收入。
- 主題較不侷限:也許還是需要針對某個大領域去產出內容,但影片本身的主題企劃就不那麼侷限 (不會像網站文章的制式),適合喜歡創新內容的人。
- 行動呼籲性強:相較於各管道中的行動呼籲,用影片呼籲觀眾執行任務是比較有效果的,就像是你面前有個人直接叫你去做某件事一樣。
- 容易建立品牌:網站文章看完,你可能不知道作者是誰,但一般 Youtube 影片看完,你會對這個創作者留下印象,久而久之品牌形象就被建立起來。
- 曝光管道眾多:Youtube 影片除了在平台上可以曝光外,在搜尋引擎中也能排名,有時候甚至會被部落格文章引用,或是社群媒體轉貼分享,曝光管道眾多。
2. 劣勢:
- 耗費成本較高:要製作出高品質的 Youtube 影片,勢必需要投資一些攝影器材、剪輯工具,也可能需要購買剪輯課程學習。甚至規模較大後,還需要聘請一整個團隊來處理業務。
- 不太容易曝光:現在拍攝 Youtube 影片的人很多,在高度競爭的環境,有些小型的影片創作者就不太容易被看見,而沒有流量就比較難做聯盟行銷。
- 細節較難表達:許多詳細的產品資訊在影片的快速節奏中很難全部表達清楚,大多都還是需要導到網站文章或廠商頁面才能全盤了解。
如何開始經營?
1. 設定頻道主題方向
雖然說 Youtube 影片主題比較隨興,發展性很大,但還是要為自己的頻道訂定一個大方向的主題。
剛開始時如果找不到方向,不妨可以嘗試各種風格的影片,再看看哪種類比較受你的觀眾歡迎,就能夠考慮往該方向發展。
2. 制定品牌整體形象
在 Youtube 上,你的品牌形象很重要,這也是你能不能夠被觀眾記住的關鍵。
其中有幾個地方需要特別注意:
- 頻道名稱
- 頻道頭貼
- 頻道背景 (進到頻道內會看到的背景圖片)
- 預設影片 (進到頻道內會直接播放的影片)
- 影片開頭結尾
- 封面照片風格 …
以上幾個是比較重要的部分,都是你的觀眾對於你頻道的第一印象,決定了他們要不要持續關注你。
3. 做好整體拍攝規劃
拍攝影片並沒有那麼簡單,當你要拍攝前,需要注意:
- 工具:拍攝器材的選擇 …
- 腳本:劇本、台詞、分鏡表 …
- 拍攝:如何設定相機、拍攝、打光 …
- 剪輯:剪輯軟體、是否外包剪輯 …
就算不是專業的,也需要大致了解拍攝的整體規劃,這樣未來如果要外包的話也比較有頭緒。
4. 持續產內容並分享
當一切都制定好後,就可以開始內容產出,大約產出頻率為一週 1~2 支影片。
而每當出了新影片,可以到其他平台 (如:FB、TG…) 上分享,想辦法把自己的影片推廣出去,但記得不要互相洗讚或洗留言,更不要買訂閱,那樣在演算法上是會被懲罰的。
在內容產出外,你還得了解 Youtube SEO,以及一些演算法所在意的點,這樣子有助於你的影片被更多人觸及到,有了流量你才有機會可以轉換商品。
5. 選擇聯盟產品推廣
當你還是小咖的時候,可以到一些聯盟平台上找有沒有產品可以置入。
最多人剛開始推的都是自己的拍攝器材,幾乎你去看每個 Youtuber 的資訊欄都會告訴你他的拍攝器材,其實那些都是聯盟行銷。
而當你比較有流量後,就可以去試著看看與廠商談聯盟合作,在 Youtube 圈中的聯盟合作比部落格圈盛行,相對來說更容易找到廠商合作。
6. 置入連結在資訊欄
最後就是需要在每部影片下方的資訊欄置入聯盟連結,讓有興趣的人可以點擊購買。
但會建議你要在影片中做「行動呼籲 CTA」,也就是提醒大家可以點擊下方資訊欄的連結查看更多資訊,不然很容易不知道的人就自己跑去搜尋,你就錯失了一個轉換的機會。
我該選擇哪個行銷管道?
如果你還不能確定自己到底適合什麼管道,以下的表格能簡單幫你做選擇。
適合管道 | |
---|---|
我沒有錢 | FB 社團、Instagram |
我沒時間 | 粉絲專頁 (投放廣告) |
我沒粉絲 | 經營網站 |
我很孤僻 | 經營網站 |
我愛互動 | FB 社團、Instagram |
我想出名 | Youtube、Instagram |
我愛文字 | 經營網站、粉絲專頁 |
懶得打字 | Youtube (影片)、Instagram (圖片) |
不過其實,通常經營到後來,都會慢慢走向個人品牌,此時就比較難僅有單一管道曝光了,會需要結合不同的管道。
且如果以行銷的角度來看,通常思考點也不會只是自己的需求,還是要根據自己受眾聚集的管道去經營會比較好。
結論:實際操作會是最佳的方式
以上就是這次幫大家統整的一些聯盟行銷管道資源及分析,希望看完這篇後你能夠順利找到最適合你的管道,不要再來問我是不是只有網站能做聯盟行銷啦。
而這一篇所寫的管道,我當然不是所有都有碰過,我目前有經營的也就是這個網站跟 FB 社團而已。
大部分都是我一一去詢問我身旁有在經營該管道的朋友,再將他們給予的資訊做出整理,所以在教學上也都只是一個粗略的雛型,讓你有個底,知道能夠怎麼做。
而更深入的體悟還是需要親自去嘗試,只有在親自做了以後,才能發現更細微的關鍵點,也更能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適合這個管道。
另外,除了我提到的這些管道外,很多地方也都是能做聯盟行銷的,像是我最近就有聽到一個人用「論壇」在操作聯盟行銷。(歡迎跟我分享你聽過的奇葩操作方式)
聯盟行銷無所不在,就看你們如何操作,祝福你們都能成功經營起自己的網路事業囉!一起加油!
部落格商業模式相關文章
【手機版 表格資訊在下方】
- 網路事業從0到1,聯盟行銷完整教學
- 聯盟行銷是什麼?完整教學指南10分鐘就上手
- 聯盟行銷是直銷嗎?常被誤會的原因分析給你聽
- 聯盟行銷是業配嗎?3分鐘告訴你差別在哪裡
- 聯盟行銷真的賺得到錢嗎?高收益市場深入分析
- 聯盟行銷管道有哪些?優劣勢分析與實戰經驗分享
- 通路王教學&評價,5分鐘馬上開始賺錢!
- 如何用聯盟網賺取被動收入?5分鐘完整教學與評價
- 博客來聯盟行銷全攻略!圖文教學5分鐘就上手
- Yahoo聯盟行銷最完整介紹!圖文教學5分鐘就搞懂
- Momo點點賺消費回饋!簡單3方法,立即賺取紅利金
- 樂天聯盟行銷:樂分紅完整教學!5分鐘學會推廣賺獎金
- 旅遊聯盟行銷計畫大統整!邊旅遊居然還能邊賺錢
- Booking聯盟行銷計畫全攻略!教你住宿還能拿獎金
- Agoda聯盟行銷完整教學!旅遊部落客沒告訴你的賺錢密技
- HotelsCombined聯盟行銷介紹!免下單照樣有獎金
- KKday聯盟行銷完整教學!真的可以邊旅遊邊賺錢嗎?
- Klook聯盟行銷賺錢密技!旅遊咖的被動收入秘密
- TAAZE讀冊行銷分紅介紹!不可不知的超划算買書技巧
- Readmoo AP推書夥伴介紹!推廣電子書也能賺獎金


一位內向的男孩,喜歡思考多於說話。
多年經營部落格,想讓文字成為你我溝通的橋樑。
這邊,是我成長的溫床,也是你最溫暖的歸屬。
商業合作:[email protected]
預約服務:deanlife.blog/service
深入認識:deanlife.blog/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