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盒筆記

卡片盒筆記是什麼?

打造個人知識系統的實際範例


卡片盒筆記是什麼?

卡片盒筆記 (Zettelkasten) 指的就是將筆記寫在一張張的卡片上,並且裝在盒子裡。

這是德國一位社會學教授魯曼 (Niklas Luhmann) 在尚未有電腦時所發明的筆記方法,他會在每張卡片筆記寫上編碼,並針對有關聯的卡片用編碼做連結,當時這個筆記法只在德國學術界流傳。

盧曼介紹卡片盒筆記

近幾年,一位德國學者 Sönke Ahrens 寫了《卡片盒筆記》這本書,提倡用「卡片盒筆記法」做研究、寫作與學習後,「卡片盒筆記」這個筆記法才開始進入大眾的視野,並迅速在一眾創作者和研究者中走紅。

在接下來的文章裡,我會先介紹「卡片盒筆記的特點與原則」、「如何利用卡片盒筆記打造個人知識系統」、「從製作卡片筆記到文章寫作的實際運用」及「使用卡片盒筆記的優缺點」,最後是相關的學習資源與軟體分享。

卡片盒筆記有什麼特點和原則?

正統的卡片盒筆記法是由「靈感筆記」、「文獻筆記」、「永久筆記」和「索引筆記」4 種卡片種類組合而成,而「主題筆記」則是《卡片盒筆記實戰課》中,講師瓦基補充的一種。

如果你是一個需要管理大量資訊的人,這個筆記法可以幫助你把知識變成一個個最小化模組,在需要時組裝起來,方便找出知識之間的關聯,強化個人知識的結構。

具體來說,「卡片盒筆記」有 3 大特點:

  • 每一張卡片都是知識的最小單元,就像一塊塊積木可任意排列組合。
  • 藉由思考卡片之間的關聯性,思考更全面多元。
  • 可隨時回顧、更新卡片,因為做筆記不只是為了記憶,而是在強化知識結構。

但為了讓「卡片盒筆記」發揮最大的功效,在寫筆記時要遵守以下原則:

  • 要有篩選資訊的標準,不是看到什麼就存什麼。
  • 用自己的話寫下來,並加入自己的想法。
  • 每張卡片的資訊要精簡,但也要讓未來的自己馬上看懂脈絡。
  • 想想這則筆記在未來有可能會用在哪些情況,以此做為筆記的重點。
  • 要附上有價值的來源,比如論文、誰說的話等。
  • 卡片與卡片之間要發展連結,否則學到的知識只是零散的。

卡片種類一:靈感筆記

「靈感筆記」指的是在掃地、洗澡或散步或其他意想不到的時候,將腦中一閃而過的想法或靈感捕捉下來的記錄,所以在速度上要快,也可說是一種快速紀錄想法的方式。

如何捕捉靈感?

在捕捉靈感上,並沒有固定的模式或方法,可以是手寫、語音輸入、打字等,內容可以是自己的記憶片段、瞬間的想法(包含想做的事)或還未成型的思考。

如何紀錄靈感?

  • 不需要有什麼格式,因為靈感筆記不是用來記錄細節,而是用來提醒未來的你想過哪些事情。
  • 選用的媒介因人而異,只要可以定期檢視、回顧紀錄即可。
  • 創建一個專屬靈感筆記的收納資料夾(或收納箱),負責收集所有的靈感,但一定要定期回顧並整理,看看有那些值得錄入永久筆記。

筆記格式建議

  • 用問句作為標題,能刺激我們的好奇心,引導我們深入探索和思考,例如:怎麼用 Notion 管理自己的興趣?
  • 在數位筆記軟體上做紀錄時,可以使用 #idea、#靈感等標籤做篩選,並在回顧時重新思考與整理,或者將它們轉化為永久筆記後,將標籤移除。

靈感筆記範例

如何在網路上分享自己的興趣?

• 採用 Notion 資料庫來管理興趣類別、學習階段、相關連結等。
• 學習前中後的階段,製作影音資料庫作為輸出素材。
• Notion 模板供下載。

#idea

卡片種類二:文獻筆記

「文獻筆記」指的是看完文章、書籍、影片、Podcast 等各種資訊來源後,寫下個人的初步想法和解釋的筆記,目的是反思、整合所學的知識,也方便未來回顧時了解脈絡。所以,不只是把重要的內容複製或摘錄下來而已,而是要讓這些資訊和自己的思考做結合,形成新的知識。

有什麼內容?

可能是從一本書摘錄出來的重點、一篇文章的洞見、引人入勝的對話,或是從一部影片中獲得的新觀點等等。

撰寫時,建議要有下列格式:

  • 書籍:書名和作者名稱。
  • 網路資訊:網路文章、影片或網頁的連結。
  • 學術論文:可用 APA 格式或其他文獻格式來記錄。
  • 用條列式清單來整理文獻的心得,可幫我們快速辨別、紀錄我們對文獻的主要觀點。
  • 每個列點後都要寫上來源的索引編號,如書本填寫頁碼、影片填上時間秒數,但要是網路文章或較簡短的內容,不需要特別註記。
  • 註明清楚出處,是為了未來的自己針對內容再次進行檢驗與驗證。

如何下標題?

如果是書籍、網路等資訊來源,可以用下面兩種來區分標題:

  • 用《》(雙書名號)來表示書名跟任何出版物的名稱。
  • 用〈〉(單書名號)來表示單篇文章、貼文和影片的名稱。

用「節錄評論法」加入自己的想法

使用「節錄評論法」也就是在節錄一段對自己產生影響的話後,再加入自己的想法(如下面的範例),具體來說有 3 個核心步驟:

  1. 將對自己產生影響的句子或令自己感到困惑的段落,原封不動的摘錄下來。
  2. 用自己的話發表看法跟評論,若暫無想法就之後再尋找答案。
  3. 思考摘錄的重點與之前所學或相關經驗有沒有相同的地方,是否可以產生連結。如果可以產生連結,就將這個新的知識,整合到已有的知識架構當中。

紀錄時,注意 2 個要點:

  • 對於無感(連困惑都沒有)的內容,不要強迫自己做評論。
  • 第一次撰寫文獻筆記時,不需管結構、主題或分類,先逐項加入自己的想法。

「節錄評論法」是瓦基《化輸入為輸出》課程中的重點,另一篇《化輸入為輸出心得筆記》會有更多細節可參考。

文獻筆記範例

《卡片盒筆記》

• 卡片盒筆記創始人盧曼教授會把從書中讀到的內容摘錄出來,加上自己的想法,寫在一張卡片上面。
• 短篇的文獻筆記:他只會寫一個想法,在底下寫上名稱、作者、年分、頁數等資訊。
• 長篇的文獻筆記:他則會標注文獻的資訊後,每條重點只會有一到兩行的敘述。
• 最後,他會將這些文獻筆記全部收納在一個盒子裡,並用作者名字去排序。

我的思考:
• 加入自己的想法會是關鍵。如果沒有自己的想法,就只是複製貼上。
• 數位軟體可以用分類標籤做篩選,但不要用作者名字分類,用需求作分類。

(附註頁碼)

如何用卡片盒筆記打造個人知識系統?(含 12 種範例) 1

卡片種類三:永久筆記

「永久筆記」的「永久」是指「不會隨著時間失去效用」,而「永久筆記」的內容必須能完整闡釋一個資訊的脈絡,可以將其想像成是為了未來的自己寫一個迷你懶人包,提供資訊的背景和框架,讓未來的我們快速的解讀和理解。

有什麼內容?

每則永久筆記,都要包含下列 5 種元素:

  • 基於科學的事實。
  • 思考過後的想法。
  • 可被檢驗的文獻。
  • 擁有前後文的完整脈絡。
  • 能和既有的知識和經驗相互連結。

如何下標題?

由於「永久筆記」要讓未來的自己馬上看懂,如何精準地下標題就很重要,這和寫網路文章的標題不同,不是用來吸引人的,而是用來完成闡述一個概念的。

因此,對永久筆記的標題有下列建議:

  • 如果是帶有陳述性和命令性的標題,內文就要有支撐的證據和完整的來源,例如:「卡片盒筆記是學習與研究的最佳方法」就要提出相關證據。
  • 如果很難用一句話來摘要標題,表示筆記內容還不夠聚焦,可以進一步拆分內容,讓內容成為不可再拆分的小單元。如「卡片盒筆記法的 5 種卡片筆記與軟體實作」,就可以拆成「卡片盒筆記的 5 種卡片筆記」與「如何用軟體來實作卡片盒筆記法」等兩張卡片筆記。
  • 還是不知道標題怎麼定的話,可以用「概念」來下標題,不一定要用內文的關鍵字。如筆記的內容是:手寫、打字與大腦的連結程度,可以訂標題為「不同的輸入方式,有不同的效果」。

如何與其他卡片連結?(4 種範例)

每則「永久筆記」是獨立的知識「點」,需要和其他則筆記連成「線」,才能隨著時間的累積逐步連接成「面」,所以「連結」是永久筆記的關鍵。下面會根據《卡片盒筆記實戰課》提到的 4 種做法來當作範例:

(*以下藍底內代表該方法的範例,而範例中的藍色的文字則代表超連結,連結到該張卡片的意思。)

1. 因為…所以…

  • 找出已有的筆記為原因,再寫下自己導出的想法為結果。
  • 例如:現在要寫一則標題是「做筆記要連結自己的目標才有意義」的卡片筆記,想想有沒有哪張卡片筆記可以解釋原因,將其寫在開頭。

做筆記要連結自己的目標才有意義

因為個人的知識系統能解決我們想解決的問題1,創造我們感興趣的事物,才能把屬於自己的脈絡給相互連接起來,不然筆記只是一堆資料,做筆記也就失去了意義。

2. 它使我想起…

  • 刺激自己的大腦進行回想,建立舊筆記的連結,導出更多洞見。
  • 例如:寫一則標題是「為什麼要用自己的話來寫文獻筆記」的卡片筆記,就能用相關研究做輔助說明。

為什麼要用自己的話來寫文獻筆記?

這是為了把文獻內容消化成自己的東西,如果只是把資訊複製貼上,很難被自己記憶,就更沒有進到「理解」這一步,也就不算是學到這個知識。

就如費曼學習法」的重點,是理解後再想像自己教別人時會用什麼方式來說明,兩者的道理是相通的。

3. 它是…的一部分

  • 強迫自己想出一件知道的事情,連結已有的筆記或新建的筆記。
  • 例如:寫一則標題是「如何快速學習一門知識」的新筆記,剛好連結到「找出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這則筆記。

如何快速學習一門知識?

在行銷、自媒體的領域中,變動是非常快速的,所以「有需要時再去學」是我目前試過最好的方法,但這個方式只適合「有明確目標」的人,因此找出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是最關鍵的步驟,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才能進行下一步…

4. 它跟…很像,因為…

  • 看見隱藏在事物底下的模式,找出「相似之處」。
  • 例如:「專案管理的法則」和「理想生活」有很多相似之處,就寫了一則「用 3 種專案管理法則打造理想生活」的卡片筆記。

用 3 種專案管理法則打造理想生活

3 種專案管理法則指的是有明確目標、截止時間、品質最優,我認為這和打造理想生活的方法很接近,因為最理想的生活通常來自於最佳的生產力,換句話說,如果能為生活找出明確目標、訂出完成時間、排出優先次序,就能優化自己的生活…

卡片種類四:索引筆記

「索引筆記」扮演著索引或目錄的角色,用來列出所有特定主題或問題下的相關卡片,就像一本書的目錄,但隨時可以調整或擴展索引的內容。讓自己的卡片盒筆記是一個有組織、有層次、易於導航的知識庫。

如何製作索引筆記?

  • 以一個子題或一個待解決的問題做為標題,並整理所有相關的永久筆記。
  • 只要蒐集了超過 5 張相似主題的永久筆記,就可以整理到同一張索引筆記裡。例如蒐集了 5 張關於「目標設定」的永久筆記,就可以做成一張「目標設定」的索引筆記。

索引筆記的建議格式

索引筆記除了條列式的清單格式之外,還可以套用框架來寫,讓筆記更具結構與邏輯性,方便日後回顧與檢索,讓自己在吸收資訊或創作新內容時,更聚焦和有方向性,如:

  • 黃金圈框架:為什麼(關注原理)→如何做(關注方法)→做什麼(關注產出和成果)
  • 5W1H 基本框架:套用在某重大事件的分析上。
  • SWOT 分析框架:探討一項計畫的優勢與風險。
  • SMART 目標框架:可用在年度目標的設定上。
  • WBS 專案管理框架:可用來彙整專案要用的相關資料。

你可以依照已寫好的永久筆記做判斷,確認較適合用哪一種框架來整理。

索引筆記範例(使用黃金圈框架)

目標設定

一、為什麼要做目標設定?
「以終為始」讓人生更有方向
目標設定的實驗:生產力提高 30 %

二、如何做好目標設定?
問自己 5 個 Why,找到真正的目標
找到自己的真正意圖,增強內在動機

三、目標設定的 4 種方法
用 SMART 明確截止時間與達成標準
OKR 讓成果飛得更高更遠
OGSM 讓組織從上到下對齊目標
用 PDCA 不斷修正與改善自己的執行方式

卡片種類五:主題筆記(非正統)

主題筆記不算在正統卡片盒筆記的一環,而是後續結合《打造第二大腦》的概念而出現的。

因為,初學者在使用卡片盒筆記時,可能會把所有覺得很有意思的資訊都製成卡片筆記,但想找出關聯性時,就會毫無頭緒。

但若卡片筆記有最高層級的明確主題,只針對主題做記錄,跟這個主題無關的一律忽略,就能提高卡片筆記之間的關聯性。

訂立主題時,要用開放性的問題去找出更多可能的答案。就像是「如何成為一個好的創作者」或「如何永續經營一人公司」這類沒有直接答案的問題,就很適合當作「主題」。

如何設立自己感興趣的主題?

可以是人生當中任何層面的事,比如工作、興趣、感情生活、健康狀態、財富等,必須尋找那些真正感興趣或能對它有所貢獻的主題。

透過以下 4 種自我提問來尋找自己最愛的主題,建議最多不要超過 10 到 12 個。:

  • 你對什麼事物感到很「好奇」?
  • 什麼是你一直以來都在「追求」的?
  • 你對生活上的什麼事情感到「困惑」?
  • 有什麼事情是你「無法停止思考」的?

想出的主題並不是固定的,通常會隨著人生階段而變化,就像生了小孩之後,才會去關心「如何做好親子溝通」這個問題,而這個問題底下就會有「兒童發展」、「家庭教育」等子題。

主題筆記範例

我最關心的 5 個主題

一、我如何永續經營一人公司?(追求)
• 商業模式。
• 職場溝通。
• 管理技能。
• 目標設定。
• 心態管理。
• 願景設定。

二、我如何做好個人品牌?(追求)
• 生產力。
• 社群。
• 自媒體。
• 行銷。

三、我如何更有效地學習與閱讀?(好奇)
• 學習目標的設定。
• 學習技巧。
• 篩選資訊。

四、我如何維持緊密的人際關係?(無法停止思考)
• 家人。
• 好朋友。
• 弱連結的維繫。
• 人際溝通技巧。

五、我如何保持健康?(無法停止思考)
• 飲食管理。
• 運動管理。
• 身心平衡。

如何用卡片盒筆記打造個人知識系統?(含 12 種範例) 1

實際運用:從製作卡片筆記到文章寫作

從輸入到輸出,主要分為兩個階段:

  • 第一階段:從「靈感筆記」到「永久筆記」。
  • 第二階段:從「永久筆記」寫成「文章」。

以下詳細說明,並舉例。

第一階段:從「靈感筆記」到「永久筆記」

  1. 用手機或紙筆紀錄突然冒出的靈感或想法,建立「靈感筆記」。
  2. 一週一次或一天一次回顧靈感筆記,看看是否有靈感筆記可以連結其他永久筆記,如果有,就寫成一則新的永久筆記。
  3. 寫成永久筆記後,把原來的靈感筆記刪除。
  4. 需定期回顧並整理,靈感筆記的數量盡量維持在 15 到 20 個之間。

將「靈感筆記」寫成「永久筆記」的範例

step 1

將靈感簡單記下

大腦的「無意識」可以整合經驗和所學,是不是該把放空的時間也排入行事曆?

-讀完《深度工作力》的想法

step 2

回顧靈感筆記時,想到可連結的卡片,寫成永久筆記

不用「冥想」,「放空」也能提升創造力

《深度工作力》中提到,大腦會在無意識的時候,整合之前讀到的、聽到的和經驗到的事情,換句話說,在公園散步、洗澡洗久一點、在床上滾來滾去這種讓意識放空的事情,都會對創造力有幫助,但必須更有意識地把這些「放空時間」融入自己的行程當中。

我實驗過後,認為下列 7 件事很容易執行:
1. 散步:找有樹的人行道或公園,可以放鬆心情。
2. 洗碗:工作卡住的時候,稍微讓腦袋放空。
3. 用吸塵器:一邊放空,還可一邊做家事。
4. 園藝:買個能簡單養護的小盆栽。
5. 運動:把放空這件事融入運動當中,以放鬆為主。
6. 洗澡:是最容易放鬆、有靈感的事情。
7. 小睡:在感覺疲倦的時候做,順便養足精神。

參考《原子習慣》,把放空和平常做的事情結合起來,就會變得很簡單,也不一定要特別花時間冥想,對忙碌的人來說,很容易就可以做到,不過在這些「放空時間」,就要避免使用 3C,讓腦袋可以真正放空。



《深度工作力》的無意識時間
《原子習慣》的 4 個步驟

step 3

把第一步驟的靈感筆記刪除

第二階段:從「永久筆記」寫「文章」

  1. 確認自己要寫的題目,開啟一張新的寫作卡片。
  2. 搜尋跟寫作主題相關的永久筆記或索引筆記,列出來做組織和整理。
  3. 依照永久筆記的性質作歸納,如:輔助性的資訊或直接支持的主要證據。
  4. 確定永久筆記的層次與關係,釐清寫作的邏輯與順序。
  5. 參考黃金圈 (Why-How-What) 或 5W1H 等框架,轉換為具有說服力的完整敘述。
  6. 檢查段落之間的邏輯是否通順、是否需要更多證據支撐主要論點,再進行最後的校正與調整。

從「永久筆記」寫「文章」的範例

step 1

確認主題,蒐羅筆記

在空白的寫作卡片上,列出要用的筆記連結。

如何用「目標設定」打造理想生活?

「以終為始」讓人生更有方向
目標設定的實驗:生產力提高 30 %
願景設定法:選出自己真正在乎的價值觀
問自己 5 個 Why,找到真正的目標
找到自己的真正意圖,增強內在動機
把目標拆小,變成待辦事項的 5 個步驟
短期目標的實驗:可提升自信與執行力
目標後還有目標:用終極目標打造理想生活

step 2

確認卡片筆記的層次

在這個步驟,要用寫作框架排出使用筆記的順序,而你使用的寫作框架基本上就會決定這篇文章的大綱,像以下範例則是使用了「黃金圈框架」。

如何用「目標設定」打造理想生活?

為什麼「目標」是「理想生活」的關鍵?(Why)
「以終為始」讓人生更有方向
目標設定的實驗:生產力提高 30 %
找到自己的真正意圖,增強內在動機

要怎麼才能找到真正的「目標」?(How)
願景設定法:選出自己真正在乎的價值觀
問自己 5 個 Why,找到真正的目標

設定「最小目標」,一步步讓願景成真 (What)
把目標拆小,變成待辦事項的 5 個步驟
短期目標的實驗:可提升自信與執行力
目標後還有目標:用終極目標打造理想生活

step 3

將各個筆記拼湊起來,並順過段與段間的邏輯

拼湊筆記後,還要再順過段落之間的邏輯,確認是否要補上更多證據和說明,文章才會變得更完整。

使用卡片盒筆記的優缺點

卡片盒筆記的重點在於「篩選、組織與連結資訊」,如果不是深入研究或學習一個主題,很容易為了做筆記而做筆記,如果能夠先想好為什麼要做知識系統,再開始動手,會比較有幫助。

在執行的時候,我發覺卡片盒筆記有下列優缺點:

優點:

  • 提煉資訊,把資訊變成最小模組,可當寫作素材使用,也可彈性運用在簡報、演講稿、社群發文、影片腳本製作等輸出上。
  • 蒐集的資訊是以想法做連結,比起一般的分類,更容易產出新的觀點。
  • 由於連結卡片筆記需要經常回顧過去累積的筆記,更能找出自己在知識架構上是否有缺漏或需要補強的地方。

缺點:

  • 基本上會需要搭配數位筆記軟體,若用紙筆紀錄,會比較不方便 (雖然創始人最初是僅用紙筆記錄)。
  • 若要組成文章,很容易導致段與段間的資訊密集程度有落差,且語境有時會不統一。
  • 對於不需要處理大量資訊或沒有想深入研究一門知識的人來說,並不適用。

卡片盒筆記學習資源分享

書籍

  • 卡片盒筆記》最早讓卡片盒筆記進入大眾視野的書,介紹了卡片盒筆記的起源、優點,以及作者的實例。
  • 打造第二大腦》講述知識管理的專書,適合想進一步了解如何打造知識管理系統的人。

網站(國外)

台灣目前還沒有專門介紹卡片盒筆記的網站,但國外有較為專門的,如:

  • zettelkasten.de (簡中版):對卡片盒筆記的起源、用法有詳盡的介紹,也有開相關的教練課程。較適合想了解卡片盒筆記的初學者。
  • niklas-luhmann-archiv.de:德國兩間基金會針對卡片盒創始人盧曼開展的研究計劃,與多間大學合作。適合想要深入研究創始人用法的使用者。

線上課程

課程名稱講師主要內容學習目標
卡片盒筆記實戰課瓦基介紹基礎觀點,並用卡片盒筆記管理知識、專案與解決問題,主要以 Heptabase 操作打造個人的知識管理系統,對卡片的組織、連結與管理著墨較多
卡片筆記術:高效內容產出的秘密張永錫介紹卡片盒筆記基礎概念,並用 Notion 實作著重在卡片的連結與輸出
卡片盒筆記法的數位應用實戰教學朱麒介紹卡片盒筆記及應用流程的線上講座兩小時內把流程跑過一次
  • 「卡片盒筆記實戰課」比較著重在「篩選、拆解並連結資訊」,與其說是教「卡片盒筆記」,不如說是教從蒐集資訊到建構知識系統的過程,特別適合想要了解知識管理的人。
  • 「卡片筆記術:高效內容產出的秘密」是最早推出的卡片盒筆記線上課程,所以會比較著重在基礎的使用上,由於現在已經有太多人分享使用方式,所以比較適合沒有看過書、又想要快速接觸卡片盒筆記的人來上。
  • 「卡片盒筆記法的數位應用實戰教學」是卡片盒筆記的線上講座,適合預算不足、還沒接觸卡片盒筆記又想快速了解如何操作的人來上。

卡片盒筆記外的其他筆記法:
1. Esor 高效職場筆記課程心得,提升工作效率的 5 個重點
2. 子彈筆記課程心得,一堂課輕鬆建立你的人生系統

5種卡片盒筆記軟體比較

我認為筆記軟體的使用因人而異,就像電腦玩物站長 Esor 一直以來都用 Evernote,輸出卻非常高產,所以只要選擇自己喜歡、上手快的筆記軟體就可以了。

名稱是否收費優點缺點
Notion否,但有付費版• 資料庫強大。
• 能用語法做很多效果。
• 使用者眾多,有很多模板可以取用或學習。
• 免費版就夠用了。
• 可協作。
• 速度較慢。
• 無法同時開兩張卡片做編輯。
• 沒有視覺化功能。
• 需要找到適合的模板或是自己花時間學習。
Obsidian否,但有付費版• 有很多外掛可以使用,學會了就能完全配合使用者的習慣。
• 版面乾淨,可專心寫作。
• 資料存於本機。
• 免費版就很夠用。
• 學習曲線較長。
• 無法區塊引用。
• 視覺化功能或同步協作需找外掛才能使用。
Roam Research• 列點式。
• 版面乾淨。
• 最早做雙向連結的筆記軟體,這方面的功能很成熟。
• 一年要價 165 美元。
• 沒有視覺化功能。
Logseq• 列點式。
• 版面乾淨。
• Roam Search 的替代版。
• 資料存於本機。
• 開源。
• 學習曲線較長。
• 雖然有介紹協作功能,但目前還未實現。
Heptabase• 視覺化白板,可做心智圖,使用上較直觀。
• 有滑鼠拖曳文字的功能,編輯上很方便。
• 雙開視窗,可同時查詢其他卡片或瀏覽網頁。
• 對繁中用戶友善。
• 須付費才能使用。
如何用卡片盒筆記打造個人知識系統?(含 12 種範例) 1
如何用卡片盒筆記打造個人知識系統?(含 12 種範例) 4

給創作新手的100封信

濃縮六年創作路的真實經驗

如何用卡片盒筆記打造個人知識系統?(含 12 種範例) 5

專業型網站運營系統

協助你建立專業內容,讓理想客戶找上你

  1. 藍色的文字代表超連結,連結到該張卡片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文章目錄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