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 KOL

如何成為 KOL?

你得先學會勇敢提出論點


那些埋藏在低調中的畏懼

那天看到了這篇《工作人雜誌》的文章:《因配音遭取消,鍾明軒槓上《鬼滅之刃》代理商!有話直說,這種個性有錯嗎?

雖然只有短短 500 字,但卻讓我陷入長思。思考什麼?思考 KOL 的本質。

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樣,個性屬於比較內向,很容易在創作的過程中「保持低調、維持友善」,講白了就是不喜歡引發對立,所以盡量保持中立。

創作的內容中,選擇以客觀的事實來闡述,在主觀評論的部分則是輕描淡寫。

更不太會主動在社群上面分享,害怕自己的觀點引發對立、害怕粗淺的內容被前輩們看笑話、害怕酸民們無情的輿論。

但在看完這篇文章後,我卻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KOL 別中立,面對爭論不畏懼

KOL (Key Opinion Leader),中文叫「關鍵意見領袖」,顧名思義需要對於事物有獨到的觀點,吸引一群與自我價值觀相近的人,成為這群人之中的領袖。

所以身為 KOL,你必須夠「獨特」,你的觀點、想法總是需要不流於俗,才有辦法吸引到一群願意信任且追隨你的人

然而當主觀性高了,又是與常人邏輯相對時,無可避免的一定會獲得某部分人的厭惡、甚至抨擊,我想這也許是每個 KOL 都必經的過程。

也就代表著,走上這條道路,不太可能永遠抱持中立,因為不夠出眾的人也很難被看見。

我很喜歡 Joeman 在他的十週年感悟影片中提到的一個觀點:「我先讓你認識我,你不喜歡我沒有關係,你認識我夠久,有一天你會喜歡我的。」(下方影片 25:22 開始)

的確,在大家還不認識你的時候,大多都是杞人憂天。同樣的論點,素人與 KOL 同時發言,永遠討論度較高的都會是 KOL。

你沒有名,你什麼都不是,沒有人想要討論你。當有人開始討論你時,不管正面負面,某個角度來說都算是成功的第一步。

遇到酸民怎麼辦?深度剖析他們脆弱的內心

我自己是如何做的呢?

在經營自媒體之前,我是個連社群都不太用的人,雖然平時也會記錄生活,但都僅是私下的自我紀錄而已。

在經營社團後,才開始練習將自己的內容放到大家面前,學習勇敢提出一些主觀性的論點。即便不是每個內容都完美,也不是每個論點都使人認同。

很多時候其實不用大家說,我比任何人都知道這次產出的作品並不好,因為在撰寫時的感覺就完全不對了。

但時間到了,作品就是得出去,即便可能連自己的及格標準都不到。

好的狀況,不及格的作品也能獲得大迴響;壞的狀況,滿意的作品也會被抨擊、被輿論。

當然,久了也就習慣了。因為不管結果如何,我的目的都達成了,我成功將我的內容曝光出去了。

我現在漸漸能夠理解我在經營自媒體初期,一位前輩跟我說的話:「身為自媒體創作者,進度永遠比完美重要。

也許意思就是指:不用想一次就把內容做到最好,定期且規律地產出,好好累積作品,先讓別人看見你比較重要。

再好的內容,如果數量不夠多,就不容易被大家看見;就算看見了,也很難因為幾篇內容就對你產生信任,更不會因此成為一位 KOL。

小結論

說的有點多,想表達的內容也不少。最後還是老習慣,用條列式來做收尾:

  • Kol 不要畏懼發表自己的觀點,因為這是你的職責。
  • Kol 不用想保持中立,這樣反而不容易讓你被看見。
  • 了解自己最終目的,保持堅定,中間的都只是過程。
  • 明白自己弱點,想辦法去跨越,舒適圈不是好東西。
  • 先求有,再求好,完美主義是你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 想要長久走下去,先充足自己的內容,你才有本錢。
  • 信任是一種累積,建立在大家對你長久以來的熟悉。

身為創作者的你,在這一路上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感悟呢?歡迎留言跟我說喔。

後記

關於此貼文的一些紀錄:

  • 貼文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619594914841063/permalink/2069661249834425
  • 發佈於 2020-11-10,是【星期二分享文】的第十三篇。
  • 這篇貼文我覺得蠻特別的,迴響的人都是平常比較少出現 (反而平常常出現的這次都沒出現)。我在猜想這些人可能也屬於內向者,在「內向」這個點打中了他們的點,於是浮出水面給予回應。

如果你也喜歡這篇貼文,或是看完後有什麼感觸,也都歡迎在下方留言和我分享交流喔!

[en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文章目錄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