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標題的3種運用方式
原來可以不只有一種
前言
大多經營部落格的站主們,創作一篇文章,設定標題時,通常都只會設定一個。然而事實上,一篇文章其實是能夠有三種不一樣標題的。
這篇文,要來跟各位簡單講解一下,文章標題的三種運用方式。幫助大家能夠根據不同曝光管道,設定專屬的標題內容。
(補充一下,因為大多的部落格創作者都是使用 WordPress 架站居多,所以這篇文章的角度也會是以 WordPress 為主,不過相同的概念在其他平台上也是能套用)
用於頁面上瀏覽的標題
先從最直觀的開始,就是大家在撰寫文章時,一篇文章上最開頭的那個標題 (就是你現在滑到最上面看到的那個標題)。
在這邊所設定的標題,會是當別人點進這篇文章後,在該頁面上看到的標題。在 HTML 的角度來看,也就是 <H1> 的標籤。
而會看見此標題的人,通常是已經從其他地方進入到該頁面,所以這個標題其實不用特別使用誘人點擊的字眼,我認為可以用一句話概述該文章會帶出的核心內容即可。
用於搜尋引擎結果頁面標題
相信用 WordPress 架站的站長們,應該都會有安裝 SEO 外掛,如:
平時在發文時,在 SEO 外掛上所設定的標題,就是被用於關鍵字自然搜尋上的。

以 HTML 的角度來看,這邊的標題會是 <title> 這個標籤,只會出現在搜尋引擎結果頁面中。
既然是被用於搜尋結果上,那就會盡可能讓此標題與該篇文所設定的關鍵字,擁有較高的關聯性。
另一部分,也因為通常會利用搜尋引擎搜尋的人,是想要找尋「某個答案」的,所以我認為在這個標題上,可以表現出「這邊會有你想得到的答案」的感覺。
用於社群媒體的標題
如果你習慣會在社群上分享你的文章,或是你的主要流量來源都是社群媒體,那在社群媒體上的標題就格外重要了。
在 SEO 外掛中,應該都會有「社群 (Social)」的選項,在這邊就能夠設定你要在社群上顯示的標題、描述、圖片 … 等等。

這部分的設定,就是在設定 Open Graph 屬性,會是使用 <og:title> 標籤,在社群媒體 (如:FB) 上,能夠取代前面提到的 <title>。
而我認為因為社群通常會是「議題討論、觀點分享」的地方,所以在設定社群標題時,可以把其設定為能夠引發討論的標題,藉此達到你希望的文章分享效果。
小小結論
這篇文章就簡單與各位做個分享,大家未來在寫文章時就可以根據不同的情境,設定不同的標題,來有效提升點擊。
不過針對不同管道,要設定怎麼樣的標題,才能夠吸引到受眾,就又會是另外一個議題了。(延伸閱讀:如何下吸睛的標題與描述?掌握人性,就能增加點擊率)
如果你還是不太懂每種標題的下標方法,其實可以去觀察一些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看看他們在不同的管道上,是怎麼下標的,會很有收穫。
後記
關於此貼文的一些紀錄:
- 貼文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logdna/permalink/2103113996489150
- 發佈於 2020-12-15,是【星期二分享文】第十七篇,同時也是【SEO 小知識】系列之一。
- 算是久違的知識文,雖然已經把原始貼文的難易度降低了 (放到網站上有補充得更詳細),但似乎還是有些人不太懂,或是完全不想看,所以整體迴響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好。
如果你對 SEO 有興趣,那我有針對部落格創作者撰寫一系列的 SEO 文章《SEO 急診室》,歡迎參考交流喔!


一位內向的男孩,喜歡思考多於說話。
多年經營部落格,想讓文字成為你我溝通的橋樑。
這邊,是我成長的溫床,也是你最溫暖的歸屬。
商業合作:[email protected]
預約服務:deanlife.blog/service
深入認識:deanlife.blog/about